家长别再用灌输式教育了,试试“经历体验”教育,让孩子更懂事

近来看到一篇文章,觉得文章的观点很有趣,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文章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者认为,读万卷书最终也只是纸上谈兵,而生活是用来经历的,所以想要领会人生的真谛,仅仅依靠在家读书这是不可行的,因为这很有可能会是一种闭门造车。
行万里路,去真实的感受书中所说的内容,人们会发现另一种风景,亲身经历的体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而这是死读书所不能实现的。
其实作者的观点也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要求孩子乖乖听话,等着父母一点点传达,还是让孩子主动的去感悟、去理解呢?这也就涉及到两种教育理念的对比“经历体验式教育”和“灌输式教育”到底哪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更加深刻?心理学家:经历体验式教育更能让孩子接受,拒绝“灌输式教育”。
家长别再用灌输式教育了,试试“经历体验”教育,让孩子更懂事
文章插图
什么是灌输式教育与经历体验式教育?灌输式教育:
指的是将教育理念一股脑的灌输给孩子,并不会过多的考虑孩子在接受能力以及理解程度等方面的自主性。教育的方式是灌输式传达,不需要孩子去进行思考探索来获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的。
灌输式教育被人们所诟病的是其被动性,孩子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一种被强迫的状态,照本宣科式的教育观念传达,使得孩子们更加像是没有思想的机器。孩子也极有可能会出现巨大的逆反心理。
此外,灌输式教育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孩子们接受的是固定形式的教育理念,孩子的思维会受到影响而越发地僵化,缺少学习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家长别再用灌输式教育了,试试“经历体验”教育,让孩子更懂事
文章插图
经历体验式教育:
指的是引导孩子通过经历、体验的方式来获得知识理念,这个过程中,孩子是主体,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而教育者处于的是辅助、引导的位置。孩子通过经历来完善自己对事物的认知。
这种教育方式最早是来源于库尔特·汉恩的教育学校,他通过实地训练的方式来提升个体的生存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种体验式的方式具备更多实战基础,远比课堂讲解更加容易被接纳。
在蒙特梭利学校,如果老师想要教孩子们认识西红柿、黄瓜,老师们不会选择使用卡片或者视频的形式教学,老师们会真的把西红柿和黄瓜带到课堂上,让孩子们真切的去感受,去触摸它的质地,去观看它的颜色,因此,在蒙氏幼儿园里学习的孩子更加活跃,思维更加灵活。
家长别再用灌输式教育了,试试“经历体验”教育,让孩子更懂事
文章插图
经历体验式教育有什么好处?孩子是教育中的主体,孩子可以接纳的教育方式才会起到恰当好处的引导作用。体验式教育让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环境刺激,而这也是其他教育方式很难达到的。经历体验式教育扭转了孩子在教育中被动的地位,更加可以做到主观能动性上的改变。
当父母们过于强势的要求孩子听从自身的教育引导时,孩子很容易有抵触的情绪产生,进而逆反心理表现得非常明显。当父母们把主动权交到孩子手里时,孩子对于教育理念的感知更加的清晰具体。
经历体验式教育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身错误行为带来的负面结果,进而更加愿意做出行为上的改变。比如说,父母不让孩子去碰触热水,但是即便家长们多次提醒,孩子出于好奇心仍然想要去尝试,但是当孩子不小心被杯子里溅出来的热水烫到时,孩子们对于热水就会有所忌惮。
经历体验式的教育使得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发展,孩子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力有了发挥的空间。对于孩子而言,体验式教育也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
家长别再用灌输式教育了,试试“经历体验”教育,让孩子更懂事
文章插图
父母如何运用经历体验式教育,更好的教育孩子?1、适当地放手
家长们可以适当地放手给予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具备一定的自身独立性,所以家长们给予让孩子的能力得到适当锻炼的机会。父母们习惯了为孩子代劳反而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限制。
2、适当地让孩子承担责任
家长们对孩子过分的保护并不利于孩子的责任心培养,孩子对父母更为依赖,遇到问题时不懂得主动去面对。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责任,孩子会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自身行为上的偏差,进而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