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确权,将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变革( 二 )


03从Facebook、谷歌到蚂蚁集团、腾讯,都是以数据为生。他们的数据由亿万个人网络行为产生,如果将这些数据交予个人,无非是几串字符,毫无用处。只有在技术化集中处理时才能发挥作用。体现在产业互联网、AI上面。
如果企业平台完全失去数据产权,那将极大地影响产业互联网的根基、人工智能也将无从说起。数据就是互联网企业的命。中国如果要继续领先世界互联网,需要平衡数据确权后的公正和效率。即按照生产要素分配,既要达到体现公正公平,又要达到效率最优。
上海明庭律师事务所律师姜斯勇曾提出数据确权“三步法”,即

  • “底层直接数据产权属于个人”
  • “集合数据中的使用权属于数据收集企业”
  • “脱敏建模数据产权属于数据处理平台”。
这一认定方式与当前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使用现状没有太大区别,不过明确了初始产权属于个人。
赵燕青曾提出一种说法,尽管资源的初始产权界定给平台提供者,有利于平台的创设与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的所有者应当攫取大数据价值带来的全部利益。他建议,应该在蚂蚁集团上市前,将那些企图通过私自占有数据财富获利的私人投资者踢出原始股东,将原始股按照市场公允的价格划拨给养老基金等公众基金。以防止平台企业私有化必然导致的不可逆的贫富分化,防止平台企业被私人资本所挟持。
从土地到石油、煤矿,资源产权的界定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2018年欧盟出台《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规定数据主体有要求数据控制者删除与其相关的个人数据及避免其数据被传播的权利,它确定用户对自己数据拥有自主控制权,从产生到携带转移、删除,和司法救济等一系列的程序中,法律都给予了支持。但未确定产权归属。
2019年,戴维·卡罗尔状告剑桥分析母公司虽然胜诉,获得了法院支持,但卡罗尔仍然没有得到他的数据,或许也因为产权归属问题没有解决。
数据确权是不是为时尚早,不是一个问题,而在于是不是达到既达到公平公正又能促使资源配置效率最优。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