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电商平台优惠券密卷篇(一):优惠券的前世今生

编辑导语:在电商平台上,发优惠券是再常见不过的促销手段,用户通过领取优惠券可以得到一定金额的减免。了解优惠券背后的本质和原理,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完成精准的定向营销。本文作者从五个方面对优惠券展开了说明,一起来看看~
自营电商平台优惠券密卷篇(一):优惠券的前世今生
文章插图
在日常消费的过程中,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一般是怎么选择的?

  • 早晨的包子铺,点了豆浆和油条,结账时,收银员送你一张2元优惠券,明早可用,第二天你还会去吗?
  • 逛服装店,进店扫码领20元优惠券,买任意2件,可使用优惠券,你会购买吗?
  • 路过一家新开业的餐厅,服务员送你一张30元的优惠券,满100元可用,限当日有效,你会去吗?
带着以上的思考,我们来继续一探究竟,一步步为你揭开优惠券的神秘面纱,优惠券是如何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消费决策?
自营电商平台优惠券密卷篇(一):优惠券的前世今生
文章插图
一、优惠券起源世界上首张“优惠券”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末法国,但是“优惠券”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是在美国。
1894年,可口可乐的创始人手工书写了第一批优惠券用于促销。由于效果显著,被商家及厂家逐渐认识并采用。在当时的美国优惠券专业公司已被细分为传媒公司、传媒公司和硬件供应公司等。
  • 传媒公司:专为用户发行优惠券
  • 咨询公司:专为厂商设计优惠券
  • 硬件供应公司:为用户或厂商提供发行和使用的硬件设备。
二、优惠券的本质时至今日优惠券已作为一种基础的营销工具,广泛被商家和各大电商平台应用在线上和线下,为什么优惠券如此受商家追捧?
简单的来说,商家通过牺牲商品毛利换取销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用经济学的需求曲线可以很直观的展示这个关系,当价格为P1时需求量是Q1,当通过定价策略将P1的价格以不同的价格出现,需求的数量将不断增加,最终以面的形态将曲线以下的部分全部覆盖,而那些贪心的CGO正希望如此。
自营电商平台优惠券密卷篇(一):优惠券的前世今生
文章插图
如何增大需求曲线?利用经济学原理中的价格歧视策略便可以实现,只要能区分出不同价格敏感度的客户群体,进行区分定价,尽可能多的覆盖曲线以下的区域。
那么怎么利用价格歧视策略且不做商品价格调整,同时也不影响商品品牌?什么营销工具能够支撑这样的策略呢?无独有偶,优惠券便是最好的选择。商家通过发放优惠券策略,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相同的商品或服务,从而实现销售利润最大化。
那么优惠券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价格歧视的营销工具。
三、优惠券对商家的作用优惠券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帮助商家实现差异化定价,利用优惠券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帮助商家获取更大的利润。
1. 商品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剩余价值最小化单一的价格,商家只能从能接受这一价格的消费者那里获得利润,减少了消费群体。而采用价格歧视,出现了多种价格,扩大了消费人群,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还是不明白,明明使用优惠券,消费者买到的商品所花的钱应该是最低的,商家怎么反而赚到了更多的钱呢?
举个例子:服装店一件上衣零售价100元,消费者A觉得很合理值这个价;消费者B觉得有点小贵,卖80元的话可能会买;消费者C觉得太贵了,卖60元还可以接受。但实际上衣服的成本只有30元。
我们看一下,如果采用相同的定价策略,服务店的实际销售利润如下:
  • 定价100元时,只有A会购买,利润=100-30=70;
  • 定价80元时,A和B会购买,利润=(80-30)*2=100
  • 定价60元时,ABC都会购买,利润=(60-30)*3=90
那么怎么实现更高的利润呢,这个时候优惠券就可以发挥作用了,服装店不给A发券,给B发一张20元的优惠券,给C发一张40元的优惠券,这样的话同时都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也就是说ABC都会去购买,这时的服装店获利如下:
A(100-30)+B(80-30)+C(60-30)=150
当然这里举例也是实际销售中简化后的一个非常理想的场景,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商家如何洞察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给商家运营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消费者剩余价值=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实际支付的价格。还是以刚刚的例子,消费者A觉得100元买衣服值这个价,如果此时定价为80元,他的消费者剩余价值=100-80=20元。对于认为值100元,当然以100元的价格卖给他,这时他的剩余价值为0,对于商家来说是最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