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到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21000亿元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滕晗
1月29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规划》)发布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介绍,到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将达到21000亿元,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的地位,充分满足信息技术市场规模需求。
工信部:到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21000亿元】据悉,《规划》已于当日公开发布,明确到2023年,优势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安全供应水平显著提升,面向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等重要行业,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实现突破,增强关键材料、设备仪器等供应链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届时,在产业规模方面,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的地位,充分满足信息技术市场规模需求。
工信部:到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21000亿元
文章插图
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会(摄影:封面新闻采访人员滕晗)
在技术创新方面,突破一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点产品专利布局更加完善。
在企业发展方面,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力争15家企业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龙头企业营收规模和综合实力有效提升,抗风险和再投入能力明显增强。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智能终端、汽车电子、5G通信、互联网、航空航天、人员交通、军事装备等领域。“过去,元器件更多的是隐藏在整机下面,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不太容易观察到,但是元器件实际支撑着信息化。”杨旭东说。
杨旭东表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的第一生产大国,2019年全国电子元器件产业整体销售收入超过1.8万亿元,大部分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领先地位,本土供应链总体完善,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基本上可以覆盖现有的市场需求。但是,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企业整体实力偏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骨干企业匮乏等。
据悉,《规划》聚焦7项重点工作,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强化市场应用推广、夯实配套产业基础、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质量提升、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引育机制。
杨旭东介绍,针对重点工作,《规划》配套提出了4项专项行动,分别是重点产品高端提升行动、重点市场应用推广行动、智能制造推进行动、绿色制造提升行动。采访人员注意到,重点市场应用推广行动将在智能终端市场,5G、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市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工业自动化设备市场,高端装备制造市场等5大市场发力。
《规划》还指出,将加强产业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特别将加强对电子元器件行业垄断、倾销、价格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预警和防范,维护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