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爹妈也有等级之分:低阶打、中阶骂、高阶却鲜有人懂,你在哪层

01为人父母就是“打工人”,不能辞职的那种但对于为人父母的他们来说,这份“打工人”的人生哲学,也会让不少家长多出一分理解和代入感:打工人有高阶、低阶之分,而当父母也同样如此。
为人父母似乎是一个“门槛”很低的工作,夫妻俩并不需要为此经过考核或者是培训就可以轻松上岗,可事实上,这份工作却并不容易胜任。
在真的上岗后,父母会发现这是一份“不能辞职”的工作,只要上岗了即便再应付不来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父母们的能力不同,获得“岗位绩效”也有所不同,高阶、中阶、低阶的区分逐渐明显起来。
当爹妈也有等级之分:低阶打、中阶骂、高阶却鲜有人懂,你在哪层
文章插图
02用“打”来教育孩子,无疑是最低级的爹妈前段时间,网上有这样一条截图引发网友关注。
一位宝爸在业主群里向大家做“打孩子预告”,在预告中宝爸写道:“孩子哭声大可能会影响大家休息”“我尽量打快点”“都说8:30就回来,这都10点了还没回来!”“不弄他一顿,就不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
看得出来,这位宝爸也是一位“有素质”的人,毕竟还考虑到自己打孩子会扰民,不过这种用“打”来让孩子“长记性”的方式,也着实是一种低阶的教育手段,让人不敢恭维。
当爹妈也有等级之分:低阶打、中阶骂、高阶却鲜有人懂,你在哪层
文章插图
相对于打孩子这种粗暴的“教育姿势”,骂孩子也好不到哪去,虽然骂孩子不会让孩子有身体上的伤害,但是语言的伤害却会在孩子的心上划出伤痕。相对于打孩子来说,骂孩子的父母属于教育等级中的中阶。
既然打骂都不靠谱,那么教育中的高阶方式是什么呢?
03讲道理就是“高阶”了?自我感动的父母可以“歇歇”了有效的亲子沟通,才是高阶父母的“杀手锏”!但很多父母会把“亲子沟通”,当成是对孩子讲道理,那么讲道理的方式是否会被孩子们所接纳,是否会让父母的教育得到“绩效反馈”呢?
1)“长篇大论”消耗了孩子的耐心
父母们很喜欢长篇大论地讲道理,甚至还会为此而沉浸在自我感动之中。事实上,孩子保持专注的时间很有限,父母过多的教育输出,最后只能够实现“左耳进右耳出”的效果。孩子们的耐心被慢慢消耗殆尽,从父母的道理中获得的引导很有限。
当爹妈也有等级之分:低阶打、中阶骂、高阶却鲜有人懂,你在哪层
文章插图
2)“老生常谈”消耗了孩子的敬畏
父母们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的“道理”,很有可能会因为重复出现的频率过高,而让孩子们“免疫”,孩子们承受着听觉疲劳,于是便会逐渐地失去了对父母道理的敬畏,觉得这不过是父母的“危言耸听”。
3)“不接地气”消耗了孩子的信任
父母的道理本来是为孩子们解决困惑的,可是当孩子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是却得到的是父母“不接地气”的大道理时,孩子们对于父母教育的期待值会大打折扣,而这“空话”并没有可操作性的大道理,也就消耗了孩子对父母教育的信任。
当爹妈也有等级之分:低阶打、中阶骂、高阶却鲜有人懂,你在哪层
文章插图
04聪明的父母,更懂得怎样和孩子沟通,好好说话很重要一、了解孩子内心最根本的需求
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成长需求都有所不同,家长们要保持动态的教育心态来应对。而事实上,只有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保持极高的关注度,他们才能够明白孩子内心的根本需求,这样才能够为亲子沟通打开突破口。
二、关注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困惑
当父母进行教育输出的时候,应该把孩子当作是教育的主体,关注孩子最需要被解答的困惑,才能够把教育说到孩子的心里去,如果父母沉浸在自己的固有认知中,这难免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
关注孩子最需要被解答的困惑点,才能够让父母教育言之有物,才能够获得孩子的回应反馈。
当爹妈也有等级之分:低阶打、中阶骂、高阶却鲜有人懂,你在哪层
文章插图
三、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症结
父母虽然也是从孩子的年纪成长过来的,但是作为成年人的他们,却很快忘了孩子的心态和心境,当父母们习惯以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所遇到的问题时,很多时候会有词不达意的窘迫。
只有当父母试着以孩子的身份来面对问题时,他们才会明白孩子所面临的问题,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高阶的父母懂得怎样和孩子沟通,懂得怎样把教育说得让孩子听得进去。亲子沟通是父母教育实现的最佳载体,聪明的父母不会讲道理,但是却会让自己的一字一句都被孩子的所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