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喜欢的动漫角色”往往都会死掉?我们为何会成为「动漫冥灯」?( 二 )



既然是6岁的小女孩 , 这位网友就想向她推荐《魔法少女育成计划》 , 毕竟这部动画所带给观众的冲击 , 可不亚于巴麻美的死;

更有网友直接剧透的角色的死 , 以为这对母女提前打个预防针 , 在下次观看的时候提醒孩子不要喜欢这个角色 , 以避免她再次受打击;

甚至是还有网友推荐诚哥的成名之作...

不过无论这位小女孩喜欢哪一位角色 , 她与角色的死都没有因果关系 , 上述的“行走flag”不过是网友们的玩笑 , 能够掌握角色生死 , 往往只有创作者而已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那些死亡的角色会在退场的那一刻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 让观众或是为之惊叹 , 或是为之遗憾 , 无论是哪一种情感 , 死亡的角色总是能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 , 甚至就像魔法一样让人痴迷 。
甚至更合理的推测应该是:不是喜欢的角色都死了 , 而是因为他们的死亡 , 所以让我们更深刻和喜爱了 。

当然 , 这并不是说喜欢角色死亡的观众毫无人性、思想变态 , 会被死亡的角色所吸引 , 反倒是一种正儿八经的心理需求 。
02.死亡角色的魅力来自哪里动漫角色的死总是能够带给人震惊、悲伤的情绪 , 尽管很多时候 , 真心喜爱着这些角色的粉丝都会咒骂剧情走向、作者 , 但他们仍打从心底的喜欢着这些角色 。
因此很多时候 , 角色的死亡并不意味着其人气上升的终点 , 反而是其魅力所在 , 粉丝们会因为他们的死推动了剧情、完成了自身的塑造等多方面的积极原因(即死得其所) , 而认识到角色的价值 , 更加喜欢这样的角色 。

例如《魔法少女小圆》中巴麻美的死就是一种将观众带入小圆、沙耶香的视角 , 认清“魔法少女”的残酷 , 从而再引出后两位角色因不同的性格、遭遇而走上不同道路的故事 。
这一角色的死 , 是推动剧情的关键 , 且在后续的发展中 , 作者又通过不同时间线的故事 , 再对麻美这个角色形象进行补充 。

因此 , 尽管麻美早早就退场 , 但观众依旧可以通过后续的剧情去了解该角色 , 并以上帝的视角 , 重新审视这一角色 , 发现其魅力、对她感到惋惜 , 最终喜欢上这个已经死亡的角色 。
相反 , 若是角色的死亡对剧情没有任何意义 , 仅仅只是因为作者不知如何填坑 , 或是因为不喜欢该角色而致使其死亡 , 不单不能引起粉丝的共鸣、被粉丝所喜爱 , 反而还会使得作品和作者在粉丝心目中的好感度下降 , 此前积累的人气都成了打水漂 。

当然 , “会被角色的死亡所吸引” , 不仅仅是因为“ta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样的表面现象 , 还因为当虚构作品中的悲剧发生时 , 我们的大脑细胞会更为活跃 , 以增强人的幸福感 , 并使人产生一种归属感 。
无论是何种媒介的作品 , 人都需要先用视觉感受 , 再用大脑处理视觉和感官信号 。 尽管根据受众的个人特质、性别的不同 , 掌管情感信息处理的脑部区域在观赏作品时会有不同的影响 , 但在大脑处理悲剧桥段时 , 人们普遍能对此产生共情 。

在2014年 , 有科学家就设计了一个实验 , 调查观众对悲伤电影情节的具体感受 。
这群科学家们调取了不同类型电影中的38个片段 , 邀请了76位志愿者观看了片段当中关于主角的至亲离世的场景 , 而后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的观影感受并做出分析 。
最终结果显示人们会因为在观看了悲剧片段 , 带入角色的视角经历悲剧之后 , 幸福感反而增加 , 更加重视平时的日常生活 。

这种共情可以表现为人们会对悲剧进行自我反思 , 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处境和人际关系做对比 , 庆幸自己的身边没有发生这样的悲剧 , 在幸福感增强的同时 , 也能站在完整的视角去审视发生在角色身上的悲剧 , 以对其产生怜悯、惋惜的情绪 。
很多时候 , 观众会将角色因死亡而未完成的遗憾带入自己的身上 , 通过自己的想象、二次创作对其进行美化、补完(也就是同人创作中的if线) , 以充实角色带给自己的精神世界 , 加深对角色的喜爱之情 。
而这些二次创作 , 又会引起对剧情有同样理解、角色抱有同样情感的同好之间的共鸣 , 在彼此的交流之中又美化了自己心目中的角色 。

借着角色的悲剧 , 观众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快感 , 还寻找到一种陪伴 。 因为这些观众所必需的精神附属品 , 死亡角色在观众的心目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