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北飞书,南钉钉,企微声音听不清?( 二 )


飞书在用户中拥有较好口碑,核心原因在于其定位就是减少用户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飞书文档、会议等很多模块借鉴国内外成熟办公软件,愿意花大量成本打磨产品细节,注重使用者体验感。
例如,飞书专门成立了一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群,听取上百万用户的建议,进行产品细节上的修改、调试。用户有任何产品上的问题,@官方成员不久就能得到回复。
这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成本去做。此前飞书官方称,飞书团队已有上千人规模,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
飞书的出现,让企微开始重新思考员工的价值。
靠拢飞书对于企微,在需要经常使用文档、会议等基础办公工具的用户看来,并不好用。无形中,屏蔽掉了一大部分“先进”行业员工,其中以互联网最典型。
极兔快递一位员工称,企微除了方便转发文档给微信好友,其他功能并未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但因为是公司统一要求使用,即使觉得飞书好用内部并未使用起来,只给小组成员安利过。
在同钉钉的竞争中,企微也不断在审批、考核、报账等钉钉优势领域发力,改进这些模块的功能。企微在抖音打广告,“腾讯‘企航计划’,员工超过30人,9.9元免费领取企微考勤机”等信息,透露出企微觊觎钉钉的考勤。
白强在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工作,平时沟通直接用微信,项目组直接拉微信群,OA和审批用钉钉,还会用到石墨文档和腾讯文档。
这样同时用多种办公工具的公司不是少数,因为并不注重基础办公方面的产品研发,企微和钉钉只赢得管理者的青睐。
最初,腾讯的协同办公大盘是分散的,分别有企微、腾讯文档、腾讯会议。这跟当时国内to B发展尚不成熟有关,各家还处于试水阶段。
2016年,在钉钉发布一年零三个月后,腾讯也推出了企微,正式进入企业办公市场。很长一段时间内,企微只是扮演着简单OA的角色,仅仅可以连接企业内部员工,只是作为一款普通的协同软件,被腾讯放在了集团业务的边缘。
随着产业互联网火热,巨头开始意识到企微与钉钉在to B中的重要作用。所以2019年,张小龙阐述了企微“人即服务”的产品理念后,同年年底企微才正式连接了坐拥10多亿用户的微信生态,开启了C端个人微信向B端企微的导流过程。

会议|北飞书,南钉钉,企微声音听不清?
文章插图

企微从此奠定了“连接器”的定位。但彼时腾讯的定位与战略并未朝着一站式协同办公发展,腾讯文档、腾讯会议依然作为独立办公工具。
无心插柳柳成荫,腾讯会议在成立仅八个月,在疫情的催化下,用户过亿。企微和腾讯会议逐渐成为腾讯to B生意中的重要两翼。企微也在2020年12月23日年度发布会上亮出“用户四亿”、“企业和组织550万”的成绩。
一开始,有诸多好评的腾讯会议拥有自己的微文档,但有用户称“比较鸡肋”,后来腾讯会议和腾讯文档合并。企微中也有腾讯会议的接入口,不过仍需要下载App,不能直接使用。
可以看出,腾讯最初并未以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卖点来营销企微。从时间线来看,可以说,直到飞书出现带来新的危机,才促成企微与腾讯文档、腾讯会议的合并。
有了钉钉、企微的前车之鉴,飞书一经发布便集文档、会议等多种基础办公工具于一体,且衔接非常顺滑。飞书剑走偏锋,通过“走群众路线”笼络使用者的心。
个人用户对飞书的喜爱,让企微从定位于“企业内外连接器”,开始回到企业办公协作方面。
8月18日,腾讯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报告,财报指出:“公司进一步打通了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及腾讯文档等通信与效率办公SaaS工具,以支持企业客户内部及其与外部用户有更好的协作。”
此前光子星球向一位企微员工询问,对方称内部现在正在做三合一产品。近日,企微和腾讯文档、腾讯会议三者集成版本,已公开使用,有用户称腾讯会议和腾讯文档的菜单栏已经出现在企微中。
对于此变动,一部分网友在社交平台调侃称,“企微+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不就是飞书嘛。
一位内部员工告诉光子星球,企微的产研团队其实也挺注意产品细节的,但奈何人力不够,现在企微团队天天加班。在某职场平台上,有关企微加班繁重的吐槽也很常见。
企微开始注重基础办公能力,在产品细节上发力,试图以此扭转回“群众”的心。
同时,飞书也影响了钉钉,开始补齐在基础办公模块的功能。例如,去年10月中阿里在2021未来组织大会上发布了“钉闪会”,通过文档连接视频会议、日程、项目等协作功能,让云钉一体的战略再度升级。一位钉钉员工称,钉钉文档和语雀内部赛马,看谁能率先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