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婴儿霜孩子成“大头娃娃”,一分钟,自查家里有没有害人面霜!
前天,CC姥姥刷到了一则小视频。焦虑地发到了群里,问我们给没给孩子们用过这个面霜。我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赶紧去看。
原来又是一起“大头娃娃”事件!!!孩子问题无小事,没过半天,话题就“荣登“了微博热搜Top2。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一个漂亮的女娃,仅仅两个月就变成了令人心痛的模样——
两个月没有长身高。
每个月都在胖,一个月大概胖三斤!脸蛋胖得看起来都走形了!
发育却迟缓落后,额头上、身上各处都长出了又黑又密又长的汗毛!
文章插图
症状是比较典型的激素过多引发的外观改变,医学上称为“满月脸”。家长很担心,带去医院检查孩子身体,排除了内源性疾病,也没有服用激素的情况。
文章插图
最后疑似罪魁祸首是一款给孩子用的抑菌面霜。
文章插图
而有机构检测结果确实显示该抑菌霜含有30多mg/kg的氯倍他索丙酸脂,也就是激素!
文章插图
而且还是超强效的激素!
文章插图
这条视频在网络上疯转,相关媒体也进行了报道。福建漳州市卫健委对该事件调查进展进行了初次通报:
已前往涉事企业进行现场调查,责令该企业召回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目前该企业已暂停生产,并通知经销商对所有涉事产品下架。
对在检查现场的留样样品,包装材料等进行取样留置,联系权威检查机构进一步检测。
关于此次事件是不是完全由激素面霜导致,目前还没有结论。但“激素面霜”这事儿,不是一次两次被披露了。事情发生后,很多妈妈都跑来问我自家面霜的问题,想到可能还有更多宝宝正陷于危险中,C爸抓紧赶工出了这篇:激素面霜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要在面霜里加入激素?
常看C爸科普的读者一定知道,湿疹又称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炎症反应,而“治疗”湿疹,一线方案就是皮肤保湿+外用皮质激素。
只要有了激素,效果就得到了保证,瘙痒、皮疹都很快能见效。但是呢,如果大量使用激素,会有很严重的的危害。
激素,涂上后消炎很快,但长期、大量的接触后容易产生皮肤依赖,就像皮肤鸦片一样。孩子的皮肤屏障更薄,吸收外来物质的能力非常强,再加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就更容易被激素影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激素依赖性皮炎”,提取关键词就知道“激素”、“依赖性”,即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后,就会形成依赖。一旦停止使用,皮肤还会出现发红、灼热等皮炎症状。那么这将会是一个无限的恶性循环,一旦使用就会停不下来。
很多强效激素(比如这次被检测出氯倍他索丙酸酯),如果长期大面积使用,累积吸收就会出现糖皮质激素所致的全身性反应,出现库欣综合征。(表现为多毛、痤疮、满月脸、高血压、骨质疏松、精神抑郁、伤口不愈合等不良反应)儿童长期使用,还会抑制生长发育。
文章插图
也正是因为激素的种种副作用,导致很多人谈激素色变,坚决不想给孩子使用激素。但同时又不想看到孩子受到湿疹的困扰,希望找到又安全又有效的使用效果。
于是就有一些商家,稳稳地抓住了父母的心理。打着“止痱、祛痒、消疹、纯天然、无激素”的旗号,却悄悄加入强效激素,挂羊头卖狗肉。
2019年《中国消费报》就曝光过6款有问题的热销宝宝霜,当然已经进行了严格的管控。
文章插图
如何识别含激素的面霜?
为了预防掉入黑心商家的圈套,在选择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白:
护肤与治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常见的皮肤膏一般有「国药准字号」、「消字号」、「械字号」和「妆字号」。
激素属于药物,按照国家明确的规定,只有「国药准字」批号的产品才能作为药品进行生产和销售,并具备治疗疾病的效果。而「妆」、「械」、「消」字号产品是不得添加激素,不应该含有治疗效应的药物成分。这几类产品也不能宣传(虚假夸大、明示或暗示)对疾病有治疗作用和效果。
- 奶嘴|安抚奶嘴用对是神器,用错毁颜值!5个使用细节,错不起
- 婴儿|那个唯一没戴口罩的婴儿,是一束明亮的光
- 宝宝|婴儿哭了总哄不好,原来是不懂他哭的意思,认识这8种哭声秒懂
- 母乳喂养|婴儿边吃母乳边用手推妈妈?宝宝表达的8种需求,你接收到了吗?
- 婴幼儿|婴儿护肤也有讲究以为赢在“起跑线”,反而埋下隐患
- 晨晨|2月婴儿肚中取出八两肿瘤!医生提醒父母孕前做好这一步可预防
- 配方奶|同一天出生的婴儿,一个吃母乳,一个吃配方奶,半年后差距有点大
- 父母|婴儿刚出生就被判侏儒症停止发育,父母不愿放弃如今变成这样!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宝宝婴儿时期有这3种表现,暗示大脑发育好,多半是个“聪明娃”
- 食物|母乳有营养,辅食什么时候添加?婴儿辅食添加不当,还会影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