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父母,最容易把孩子养成仇人


这三种父母,最容易把孩子养成仇人
文章插图
父母子女一场,本该是世上最为亲密的关系。
但天地之间,变数尚多,一念之差,就会把这天大的缘分,变为了难以下咽的苦果。
近几年来,“原生家庭”这个词爆红网络,大家越来越关注于一个人的童年对一生的影响。
就像樊胜美痛苦之下说出的那句话:“一个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父母即是软肋,更是盔甲,是在这个世界上拼搏努力的动力。
但这样的三种父母,却会成为孩子永远的伤痛,会让双方都变成了仇人。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
人人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小空间。
但很多的父母总是忽视了这一点,把本该拥有自己空间的孩子,当成了他们的附属品,想要一直掌握孩子的人生。
父母觉得,这是他们对孩子的爱,但对孩子来说,这样密不透气的“爱”却是拼尽全力想要挣脱的枷锁。
《小欢喜》中的宋倩和英子这对母女,就是典型的这类母女。
英子本来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乖巧,听话,又善解人意,简直是所有人梦寐已久的女儿。
宋倩作为母亲其实也很到位,金牌教师,重视孩子,虽然是单亲家庭,却没有吝啬自己对孩子的爱。
这样说,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一定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但在教育的这件事上,这对母女却无法避免的成为了仇人。
宋倩作为一名金牌教师,奉行的一直都是“高压教育”,在书房装上玻璃墙,随时监视英子的生活,不允许英子有额外的社会活动,只能每天都重复着枯燥的学习,忽视了孩子自己的目标,把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的强加于孩子身上......
而英子,就像是一个气球,柔软有能忍,但就算是容量再大的气球也会有自己的界限,更何况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
终于,在这样毫无隐私,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的“爱”的逼迫下,英子走上了自杀来追求解脱的道路。
那句竭嘶底里的吼出“我就是想要逃离你!”,又是多少孩子的心声。
任何一种关系,一旦走向极端,结局都会是悲剧。
这三种父母,最容易把孩子养成仇人
文章插图
每一个人,都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再是社会赋予的各样身份,如果连独立的人都不复存在,那么无论是怎样的身份,都无法成立。
中国的父母总是习惯性的用“爱”来控制自己的孩子。
用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来阻断一切沟通的渠道,把自己未完之事,未尽的梦想,在丝毫不顾及孩子意愿的情况下,强于在孩子身上。
而这样让人“细思极恐”的爱,却成为了孩子童年最大的噩梦。
纪伯伦有句经典的话: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有边界感,有空间感的父母才是最聪明的父母。
忽视孩子的父母
每一个孩子,对于家庭的归属感都很强。
他们渴望被需要,渴望被重视,所以才会希望得到父母无时无刻的陪伴。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想要“二孩”的家庭,都无法绕过“大孩”的意愿的愿因。
情感的缺失,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一大诱因。
这不是危言耸听,爱德华·特罗尼克博士在1975年发布的“无表情面孔”心理学实验。
这项实验就是在研究儿童对父母有着怎样的情感需求。
实验过程记录了一位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情感互动。
实验开始,母亲与孩子像往常一样充满爱意的互动,孩子表现得很开心,随后,母亲板住脸变得面无表情,不再对孩子的表现做出回应。
婴儿注意到了母亲表情的变化,试图通过用之前熟悉的各种互动模式重新唤醒母亲的注意力,但是母亲始终面无表情,毫无反应,直到孩子尖叫无果,最后崩溃大哭。
研究显示,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回应的这段时间,婴儿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研究者还发现,婴儿在两周后回忆起遭遇的“面无表情“事件,依然会迅速出现负面的生理变化。
研究结果公布后爱德华博士说了这样一句话:
当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被忽视,孩子就学会了去隐藏或者压抑他们的真实感受,情感忽视的负面影响就发生了。
父母总在放大着自己为孩子的牺牲,却忽视了,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也在牺牲着自己最美好的东西。
这三种父母,最容易把孩子养成仇人
文章插图
养孩子,光有物质是远远不够的,对孩子心理和情感的关注才是更加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