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个贵吗?贵的话我就不要了!”

最近听到一件特扎心的事:妈妈带6岁女儿去逛超市,因为前几天幼儿园举办讲故事比赛,女儿得了一等奖,所以妈妈答应要给女儿买个玩具。女儿在玩具区仔细挑选着,最后走到一套仿真厨房玩具前停了下来,她用手指着这套玩具开心地说:“妈妈,我喜欢这套玩具!”妈妈微笑着走了过来,从货架上把玩具拿下来,仔细看了下这套玩具,然后又看了看价格,上面写着199元。
“妈妈,这个贵吗?贵的话我就不要了!”
文章插图
女儿似乎洞察到了什么,小声对妈妈说:“妈妈,这个贵吗?贵的话我就不要了!”本来妈妈还想劝女儿换一个便宜点的玩具,可听到女儿说的这句话后,心里突然特别难受。她没有继续犹豫,转身微笑着对女儿说:“不贵,妈妈买得起,咱们就买这个!”女儿突然开心地跳了起来,抱着玩具说:“哇!我太喜欢这个玩具了,谢谢妈妈!”回家的路上,妈妈一直没怎么说话,她不是心疼这199块钱,而是心疼自己的女儿。她才6岁,本该叛逆的年纪,怎么会这么懂事,对金钱这么敏感……
“妈妈,这个贵吗?贵的话我就不要了!”
文章插图
她回忆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这些年一直全职在家带娃,一家人的开销全靠老公一个人的收入维持。每个月房贷、车贷、还有女儿的各种花销,让她不得不花钱小心翼翼。她不止一次跟女儿说:咱家穷、咱家没钱、别天天乱花钱……之类的话,没想到这些话深深地影响到了女儿。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家里穷的思想,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这是我大学室友给我讲的,也是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小时候,妈妈和邻居去镇上办事,回来的时候,邻居给她儿子买了根雪糕。我看着很眼馋,就去问妈妈要,妈妈说人家有钱,咱家没钱,就别吃了,那时候好难过。初三升高中的时候,我数学成绩较差,如果能补上来,是有机会考进重点高中的。妈妈让我去问补课老师多少钱一节课,老师说要一百一节课,我其实特别想去,但我妈说太贵了,不如自己在家里努努力。
“妈妈,这个贵吗?贵的话我就不要了!”
文章插图
跟同学们出去玩,她们看到好吃的、好玩的都要去买,而我能不买就不买。或者有时候买了一瓶很贵的饮料,喝完后就会有负罪感,想着还不如喝一瓶矿泉水,这样还能省好几块钱。后来我就不太敢交朋友,怕大家叫我出去玩,而我又没钱。现在长大了,依然对钱很敏感,买东西首先考虑的就是价格,而且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我明白父母很平庸,也没有埋怨过她们,更多的时候是埋怨自己没本事。有时候会觉得活着没意思,甚至想遭遇一场车祸,然后我去世了,父母会得到一大笔存款。可想而知,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家里穷的思想,会让孩子特别自卑,内心有愧疚感,甚至扭曲三观,丧失做人的底线。
“妈妈,这个贵吗?贵的话我就不要了!”
文章插图
梁启超告诉自己的孩子,梁家是寒士家风出身,无论生活富裕还是贫穷,都要紧守寒门家风。但他一再叮嘱孩子:寒门家风不等同于寒酸,不能因为节俭而亏了身体,对于学习、游历、增长见识的钱,也要该花就花。在钱的教育上,聪明的父母不会向孩子炫富,更不会哭穷。因为孩子内心是富足还是贫瘠,并不是由物质条件决定,而是取决于一个家庭对待生活的态度。就算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如果过分地跟孩子强调金钱来之不易,把节俭建立在孩子的痛苦和伤害之上,那么孩子的内心也是无法富足的。关注“”,有任何母婴育儿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发私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