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景军:养孩子中的攀比现象,反映了国人的财富焦虑


清华教授景军:养孩子中的攀比现象,反映了国人的财富焦虑
文章插图
中国平安曾发布过这样一个报告,报告中显示,78%的人处于中度焦虑状态,少部分人处于高度焦虑状态。焦虑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自己真正且有恒的价值。有限的生命该怎么有价值地度过,决定了自己的意义和安全感。更加重要的是,90后大部分都步入了中年危机,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重重地压在了这些中年人身上。上有四个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房贷和车贷都没还清,工作不如意也不敢换。人们常说的\"上有老下有小\",大约就是这么一种状态。
清华教授景军:养孩子中的攀比现象,反映了国人的财富焦虑
文章插图
\"人文清华\"是清华大学发起的一项活动,包括讲坛,慕课,清华学者等节目,旨在建立、传播清华的新人文思想,向社会传播新颖的人文思想。在第一季中曾经问到过这样一个话题:对北京儿童城市的调查有一篇文章叫《锦衣玉食,压力倍尝》,对儿童的压力形容地非常准确。以前人们压力很大,现在虽然生活条件比以前优越很多,但是压力也更大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景军回答说:\"这种现象,我觉得叫财富焦虑。我认为我们一部分中国人有比较严重的财富焦虑。这种焦虑跟你能不能生存,钱多不多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永远的攀比。\"
清华教授景军:养孩子中的攀比现象,反映了国人的财富焦虑
文章插图
他在节目中着重提到了这种攀比心里对财富焦虑的影响——大部分人比对着朋友或者邻居的财产,要是有一项比别人差,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就上来了。但是这些人没想过别人对于社会的贡献有多少,或许他隔壁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或许他的邻居救助动物而一贫如洗。无论贫穷或者富有,这些人的社会价值不应当被财富定义。从前有一个小朋友,有一天回到家跟妈妈哭诉,小朋友说他们班上的孩子都吃过一个牌子的冰淇淋,但是他没有吃过。妈妈平时的工作是给人打工,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她听着特别伤心。
清华教授景军:养孩子中的攀比现象,反映了国人的财富焦虑
文章插图
家里实在没有买零食的余钱,她还是拿出了一点零花钱给孩子买冰淇淋。这个孩子的妈妈认为,拿出的这笔钱让她觉得很奢侈,冰淇淋也没有特别好吃,但是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有消费剥夺感。当你吃上了\"冰淇淋\",说明你有社会地位,有经济基础,可以向其他同伴施加压力。这里的\"冰淇淋\"可以代指买房买车,小孩子上好学校,有一个年薪百万的工作,等等,为了这些\"冰淇淋\"你得不断积累经验,做更累的工作。这就是攀比所带来的财富焦虑。
清华教授景军:养孩子中的攀比现象,反映了国人的财富焦虑
文章插图
说到孩子与父母,景军提到一个关键词:儿童养育,他对儿童养育的变化十分惊讶,因为现在的儿童养育几乎全部市场化了,从胎教,到接生,到喂奶,一直到这个孩子长大成人,都有市场,只要有市场,都有人做。他在研究儿童养育时,只意识到它将来会全球化和部分商品化,却没有预测到,这种全球化和商品化,能够一直渗透到胎盘中。这种如此之高的渗透和商业化,是中国城市独有的现象吗?其他国家有没有这种现象?还是说中国从无到有,越来越多,已经远远超越其他国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小琴听了景军的话,不由地提出了这个疑问。
清华教授景军:养孩子中的攀比现象,反映了国人的财富焦虑
文章插图
景军将西方国家的教育与中国教育做了对比。西方国家的教育中,有在家教育这样一个概念,学校有可能要求学生去种地,才有自己的粮食吃,学生也可以一边打工一边上学,这都在西方教育的允许范围。可现今国内要是谁家的孩子哪天不上学了,周围的人都会问家长,你家孩子这么不上学了?这无疑给家长带来了一些压力。
清华教授景军:养孩子中的攀比现象,反映了国人的财富焦虑
文章插图
西方国家的教育跟国内有区别的地方还在于它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学校专门为城市打工人服务,只要交一定的钱财,这学期就可以去这个学校上班。景军提出自己在公立学校当老师的经历,称自己工作的公立学校出过七个诺贝尔奖得主,并不比私立学校差,但是这个学校永远为纽约城的打工人群服务。
清华教授景军:养孩子中的攀比现象,反映了国人的财富焦虑
文章插图
西方的教育是多元化的,主旨思想是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随着儿童教育全球化的扩张,家长们能够看见更多别人家的孩子,对比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心理油然而生。这种\"考试定英雄\"的教育方式,让家长很焦虑,从胎教到出生都把教育安排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家孩子三岁会背诗,我家孩子两岁会弹琴,你家在市区买了房,我家就要来一套学区房。家长们渐渐给孩子堆砌了很多兴趣班、学习班,将孩子的时间挤压成一张行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