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妇产科的“男医生”越来越多?不怕尴尬吗?院长:原因现实
孕妇在孕期中是非常辛苦的,除了备孕期间需要注意的诸多事项,在孕期期间更是需要万分小心,十月怀胎不仅让她们承担起一份"沉甸甸"的爱,更让人心怀不安的就是一朝分娩时的分秒必争。
【为啥妇产科的“男医生”越来越多?不怕尴尬吗?院长:原因现实】特别是经历过自然分娩的宝妈们,那分娩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生难以忘怀,刻骨铭心。
文章插图
这一过程期间,最遭罪的就是产妇了,很多宝妈回忆起生产过程都会定义其为"鬼门关里走一遭",需要足够强的意志力去强迫自己保持清醒避免昏厥,以及拼尽全力配合医生顺利完成分娩。
而除了分娩过程,产妇们在临盆前的一段时间也是非常紧张焦虑的,这个时候也会因为即将临盆生产而出现腹痛症状。
还有很多瞬间都成为了宝妈们的回忆,也不乏一些"尴尬"瞬间,其中有很多宝妈共同反映的一个尴尬情况就是——为什么妇产科的男医生越来越多了??
一:妇产科的"男医生"
小敏回忆自己怀孕那段时间,每次做产检的都是女医生,后面快要临近生产期的时候就住进了医院,虽然偶尔会看到有穿白大褂的男医生在妇产科区域走动,或者是前来询问产妇们的情况,也不会觉得心里膈应。
文章插图
可直到她要分娩的时候,躺在手术台上,宫缩而导致的腹痛逐渐变得剧烈,这让她极度渴望助产医生快点来到身边。
可是当看到一名男医生来到她的身边,轻声安抚她放松调整呼吸时,她反而更加紧张起来——怎么是一个男医生接生啊?!这…这多尴尬啊!
她下意识的都想要把双腿合拢,而一边的女医生应该是看出了她内心想法,安抚道:"女士您别紧张,梁医生是我们科最有经验的了,您不必感到紧张尴尬,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呼吸保证顺利生产。"
文章插图
随后在医生们的安抚下,小敏也尝试放松下来,配合着梁医生的指示,终于,一声嘹亮的啼哭响彻在耳畔,小敏终于松了一口气,朝梁医生感谢一笑。
二:妇产科男医生增多的现实原因
确实有很多宝妈们反应过来这个情况,好奇为什么现在妇产科的男医生越来越多了,这样子的话不会出现尴尬情况麽, 毕竟有的时候会涉及到非常私密的部位。
文章插图
而针对这个问题,医院院长给出了最真实的原因,大家应该了解一下:
1.男医生的体力和精力更旺盛
产科医生是个力气活,在产房内医生不光要指导产妇,还要集中精神观察产妇和宝宝的状态。
而且如果产妇不会用力,医生还要帮忙压肚子,这也是为了保证产后恢复速度,需要医生按压子宫促进宫缩和恶露排出。
而且有的医院由于妇产科医生稀缺,每天需要接生的产妇数量又多,男医生的体力和精力更加能支持其完成多台手术,保证接生效率。
2.男医生更加沉着冷静
女性更容易情绪化,而男性相对比较冷静。一般来说,产妇在分娩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对医生来说,这就非常考验他们的专业水平以及心理素质
文章插图
再者,产妇有时会情绪波动很大,甚至破口大骂,男医生会比女医生更擅长安抚产妇,或者让产妇发泄出怒火和委屈,帮助产妇顺利娩出宝宝。
所以在给产妇接生时,那些心理素质较好的男医生更具优势,他们能在危险出现的时候瞬间化解。
所以男医生在妇产科就职,还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宝妈们需要理解和体谅。
三:说在最后的话
在《急诊科医生》这部剧里,张嘉译饰演的那名医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医生眼里,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也没有男人和女人之分,只有患者和家属。"
所以在妇产科,尤其是产房里,宝妈们应该记住其实不论是女医生还是男医生,都是普通的医护工作者,他们在面对产妇的分娩过程中,也不可能避开产妇的忌讳。
文章插图
因为为了确保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顺利的完成分娩过程,需要全程探查整个宫颈口的开指状态,遇到特殊情况,还需要借助产钳等助产工具,或是实施侧切,帮助宝宝顺利降生。
所以,孕妈要放平心态,抛开偏见,积极配合医生,不要因为心中芥蒂而不配合医生工作,最重要的还是保证孩子顺利出生,母子平安不正是我们所有人所期望的麽?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经产妇|进产房后五大尴尬场面,能淡定面对的初产妇很少,经产妇波澜不惊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防疫新规|德国出台防疫新规 加强对未接种疫苗者的社交限制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怀孕|3次胎停后...39岁的她能圆梦吗?
- 医生|让宝妈提心吊胆的“上环”,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可能会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