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禁止”吃零食的孩子,长大会变成什么样很多父母后悔了
爱吃零食似乎是所有孩子共同的天性,而对于家长来说,不让孩子吃零食似乎也是一种“共同天性”。
文章插图
零食往往并不健康,对孩子的健康有害,父母们不喜欢孩子吃零食也是理所当然,然而,严防死守、坚决不让孩子吃零食真的是一种正确的做法吗?
刘女士家教极严,对唯一的儿子可是一点都不含糊,零食碰都不让孩子碰,上了初中高中都是接送走读,零花钱几乎没有,完全不给孩子接触零食的机会。
一直以来,刘女士都自诩把孩子管教得极好,谁知道上了大学后,孩子像是出了笼的鸟,每天汉堡薯片糖果辣条,学校超市的老板都记住他了。
文章插图
吃这么多零食,体重自然飙升,如今已成220斤大胖子,可按他的话说,“知道不该吃这么多,就是小时候被压得太狠了,现在吃零食的冲动根本停不下来,再胖也戒不了。”
在儿童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匮乏感”,意思是越是得不到,反而越是想要。
这种情况其实在很多人身上都有发生,只是未必是零食,程度也未必有这么严重,越是控制,日后越是容易失控,长久的压抑只会造成相反的后果。
文章插图
从小被“禁止”吃零食的孩子,长大会变成什么样?这两种结局,可能会让很多父母后悔了:
童年的不满足,会让孩子在长大后有自主决定能力时加倍地“自我弥补”,哪怕这种弥补已经到病态的程度也难以休止。
小时候没得到的东西,长大后就算得到了,心里也难以满足,在内心深处,孩子依然是那个被拒绝、被禁锢的孩子。
这种童年匮乏感变成孩子的执念,曾经求而不得的痛苦转化为异样的强烈欲望,会对孩子产生糟糕的影响。
文章插图
小孩子的思维是很简单的,零食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家庭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奢侈品,如果家长坚决不给孩子买,孩子很可能会觉得爸爸妈妈是不爱他了,这么便宜的吃的都不给他买,别的小朋友都有就自己没有……
一旦这种想法定性,孩子只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父母的爱,若没有得到及时开导,就容易陷入低落情绪,与父母离心离德,甚至打心底里怨恨父母。
严防死守不会带来什么好结果,堵不如疏,家长不如自己给孩子提供一些健康的小零食,以免孩子去找一些不健康的零食吃。
文章插图
当然,零食的品种、每次的摄入量家长还是要把好关的,儿童心理学专家提出了一种85/15的法则,保证儿童正常饮食的85%都是营养物质,然后适当允许15%的非营养食物,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二。
【 从小被“禁止”吃零食的孩子,长大会变成什么样很多父母后悔了】亲爱的家长们,你允许自家孩子吃零食吗?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羊水|子宫黑漆漆,胎儿会无聊吗?这些“游戏”玩得可溜了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萌娃|“保镖奶爸”送娃上幼儿园火了,气场,步伐没谁了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怀孕|3次胎停后...39岁的她能圆梦吗?
- 医生|让宝妈提心吊胆的“上环”,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可能会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