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井松智能官司缠身,年底“突击创收”引质疑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 ,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井松智能”)拟登陆科创板 。
最近两年 , 公司12月营收占到全年一半以上 , 导致公司报告期内营收和利润均主要集中于最后一个月 , 这也引发公司是否存在年底“突击创收”的质疑 。
文章图片
井松智能应用场景 , 图据官微
每年12月释放全年一半以上业绩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差异明显
井松智能作为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与制造提供商 , 专注于智能仓储、智能搬运、智能配送、智能工厂、系统平台等核心业务 ,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家级定制化软硬一体的方案咨询与规划设计、软件研发与设备制造、项目实施与售后服务、先进技术融合与赋能等系统集成应用综合服务 。
招股书显示 , 报告期(2018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4亿元、3亿元、4.02亿元及1.42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34万元、2157万元、5367万元及589万元 。
文章图片
井松智能主要财务数据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 , 井松智能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亏损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8.67万元 。 公司表示 , 主要是公司收入与利润主要集中于最后一个月释放 。 特别是最近两年(2019至2020年度) , 公司第四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23%、70.75% 。
红星资本局发现公司最近两年12月的主营业务收入 , 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57.63%、60.57% , 意味着当年最后一个月的营收竟然占到全年一半还不止 , 导致公司最近两年营收和利润均主要集中于最后一个月 。 这也引发公司是否存在“年底突击造收入”的疑问 , 并引发营收合理性、合规性的质疑 。
文章图片
近两年第四季度营收占比均超7成
【IPO观察|井松智能官司缠身,年底“突击创收”引质疑】事实上 , 这种行为往往被市场诟病 , 部分公司(以上市公司为典型)喜欢在年底通过腾挪数据、关联交易等花式手段粉饰报表 , 监管层也早已加强对年底“突击创收”等行为重点监管 。
对于年底才释放业绩的疑问 , 井松智能也作出说明 , 主要原因系规模较大的项目集中于最后一个月验收 , 并且预计2021年营业收入和利润也将主要集中在11-12月份 。 如果项目验收不达预期 , 可能会对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带来影响 。
但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 , 如今天国际(300532.SZ)、兰剑智能(688557.SH) , 收入的季度分布并不集中在最后一个月 , 其季度营收表现更为均衡 。
坏账不断增多
官司缠身且有千万元存款被冻结
截至2021年10月末 , 井松智能在手订单金额(含税)8.12亿元 , 2021年10月 , 公司已经验收订单金额3615.72万元 。 2021年11-12月 , 公司预计验收的订单金额3.52-4.39亿元;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5.8亿元 , 净利润4500-6000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 , 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6532万元、1.31亿元、1.36亿元、1.29亿元 , 2020年末、2021年6月末合同资产账面价值为4765万元、5200万元 , 应收账款、合同资产随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长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 , 公司存在尚在审理之中的诉讼案件、未执行完毕的执行案件及申报破产债权事项 , 而这些案件及事项大多与应收账款相关 。 报告期内 , 公司因为应收账款回收问题 , 与上海开米、青岛国轩、合肥国轩、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广西格霖威宁分公司、海斯摩尔等客户产生诉讼 。
招股书披露 , 发行人有多项尚未了结的诉讼案件、执行案件 , 并存在约1500万元银行存款被冻结 。 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产生案件、账户冻结的纠纷起因、争议内容和进展 , 产生前述纠纷的原因等 。
井松智能回复证实 , 发行人有7项尚未了结的标的在200万元以上的诉讼案件、执行案件 , 并存在1573万元银行存款被冻结情形 , 且发行人已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
随着应收账款持续增加 , 加之催收不力或客户还款困难 , 导致公司的坏账也不断增多 。 报告期各期末 , 公司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1931万元、2298万元、2456万元、2385万元 。 由于比例较大 , 或可能对公司的经营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文章图片
- 世界上最怪异的一口井:任何物品一碰井水便会石化
- 直径36厘米的钻头酿成灾难:矿井爆炸,130亿立方米湖水瞬间流尽
- 近日|去年营收69亿,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值,国际复材冲刺创业板IPO
-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IPO配售对象黑名单
- 新华财经重庆11月24日电(记者丁雅雯、张斯文) 中国经济信息社24日在2021中新金融...|「2021中新金融峰会」中国-东盟关键要素流动观察报告在渝发布
- 华泰永创IPO携创始人“原罪”闯关创业板:关键股东低价入股引利益输送与股份支付公允性之疑
- 经济深观察|产业集群:从“链条全”到“生态优”
- 奥浦迈冲刺科创板IPO,如何破解下游客户产品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风险?
- 眼科医院扎堆上市,10名医生能否撑起清晰医疗港股IPO?
- 梦金园IPO前多家省级代理濒临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