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自然博物馆:感受长白神韵 探索黑土奥秘( 二 )


早在20世纪60年代 , 博物馆老一代工作者就曾采集过一些代表性土壤标本 。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 , 受到当时技术水平限制 , 采集到的土壤标本无法长期完好保存 。 2014年 , 土壤采集工作再次启动 。 经过艰辛的野外采样作业 , 2019年 , 工作人员终于将全省192种代表性土壤样本全部集齐 。
采集工作结束后 , 还要进行测量鉴定 , 将土壤制作成标本 , 分类保藏、展示 。 “进行这项工作的目的 , 就是要把‘大地之母’翻译成土壤学领域的百科全书 。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刘宇说 。 近年来 , 东北地区黑土层面临变薄、变瘦的压力 。 “希望通过博物馆的展示、介绍 , 让公众对土壤产生科学的认识 , 呼吁人们在利用土壤的同时也要进行有效保护 。 ”
科学分析研究土壤样本 , 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也有重要意义 。 近年来 , 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与吉林自然博物馆深度合作 , 探索通过研究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监测地区环境变化等课题 。
增长知识亲近自然
“大约170万年前 , 第四纪更新世开始 , 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 , 冰天雪地 。 这里生活着一群耐寒的哺乳动物 , 它们多数身披长毛 , 以适应严寒气候 。 ”在“化石世界”展区 , 一群初中生认真听着讲解 , 饶有兴趣地观察着东北第四纪灭绝动物化石 。
眼前这具披毛犀骨架化石 , 1990年出土于吉林松原 , 是我国最完整的披毛犀骨架化石之一 。 披毛犀头上本来长有2只角 , 但由于是角质的角 , 不是骨质的 , 不能保存下来成为化石 。 在它的旁边 , 是一具吉林乾安出土的原始牛骨架化石 。 原始牛生存于距今40万年-1万年的晚更新世 。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收藏的这具原始牛化石 , 是亚洲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牛骨架化石 , 堪称“镇馆之宝” 。
猛犸象是冰河时期的庞然大物 , 曾广泛分布于包括中国东北在内的北半球寒带地区 。 展厅里再现了猛犸象埋藏现场 , 猛犸象的头骨、门齿、下颌、脊椎等埋藏在土中 。 走进“探索之角” , 通过观看影像 , 可以了解大型脊椎动物化石发现、发掘、修复、复原、装架的全过程 。
在“蝴蝶谷”展区 , 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件珍稀蝴蝶标本陈列在环形展墙上 , 对面的声控幻像仪生动展示着蝴蝶的一生 。 从各类蝴蝶的产地、特征 , 到蝴蝶的身体结构、防御机制等 , 工作人员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小小的蝴蝶身上竟然蕴含了这么多奥秘 。
欣赏完蝴蝶标本 , 还可以参加“蝴蝶探秘”体验活动 。 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蝴蝶标本 , 手绘蝴蝶制成“邮票” , 在有趣的活动中增长知识 。
“蝴蝶探秘”是吉林省自然博物馆近年来主打的品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探秘自然”的一部分 , 此外 , 还有“奇趣甲虫”“鸟类野外识别”“植物奥秘”等多个主题活动 。 “‘探秘自然’让孩子们在城市里也能近距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馆长王占良介绍 , 目前 , 相关研学课程正积极走出展馆、走进校园 , 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生活 , 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近年来 ,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结合自身优势 , 着力建设“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 博物馆还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合作关系 , 每年联合举办“地球一小时”“世界老虎日”等主题教育活动 。 今年“世界老虎日”来临之际 ,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 , 带领大家走近博物馆中的老虎 , 了解关于老虎的知识 。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党委副书记李中原说:“未来我馆将继续在科普教育、收藏研究、互动研学等方面下功夫 , 为公众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提供更好的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