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通信方兴未艾,国内龙头海底超车


海洋通信方兴未艾,国内龙头海底超车
文章图片
来源|英才杂志
作者|张枫逸
全球海底光缆通信网络建设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窗口期 。
海底光缆和卫星通信同为当代洲际通信的主要手段 , 但两者的带宽相去甚远 。 一条海底光缆拥有2000到3000颗卫星的传输能力 , 相比之下成本低得多 。
目前 , 全球95%以上的国际数据通过海底光缆进行传输 , 海底光缆是当代全球通信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
相比陆地光缆 , 海底光缆的使用寿命更长 , 大约25年左右为一个使用周期 。 据统计 , 全球40%的海缆是2000年之前建设的 , 已经逐步进入了使用生命周期的尾期 , 需要升级换代 , 全球海底光缆通信网络建设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窗口期 。
自1990年以来 , 全球累计投资超过500亿美元铺设海缆 , 总长度超过140万公里 , 可绕地球35圈 。
在过去5年 , 带宽使用量每年增长40% 。 根据美国电信地理调研公司的数据 , 未来三年内业界将投资80亿美元铺设新的海底光缆 。 这些数字无疑证明海底光缆市场的潜力 。
2012年之前 , 内容提供商在总带宽容量中的占比不到10% , 但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66% 。 现在亚马逊、谷歌、Facebook和微软等内容提供商在海底光缆市场中扮演着更积极的角色 。 仅谷歌一家就在全球投资了超过15条海底光缆 。
日前 , Facebook刚刚与日本NEC签订了一份合同 , 后者将为其建造一条连接美国和欧洲的超高性能海底光纤电缆 。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 中国企业近些年成为全球同行业的“黑马” 。
外媒早在2019年就报道称 , 华为海洋总计参与了近百个海底光缆铺设或升级项目 , 正迅速赶上美、法、日三强 , 该公司全球市场份额也从不足5%快速提升到20% 。
目前 , 中国将加强陆地与海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开创海陆统筹的海洋发展战略 ,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海底光缆产业 。
超高压海缆发力 , 中天科技摆脱泥潭
一面是蓬勃发展的市场机遇 , 一边却是主力业务在撕扯后腿 。
姗姗来迟的半年报显示 , 2021年上半年 , 中天科技(600522.SH)实现营业收入243.76亿元 , 同比增长16.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亿元 , 同比大幅下滑77.27% 。
报告期内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达10.58亿元 , 损失同比扩大近13倍 , 其中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为9.82亿元 , 占比最大 。
受此影响 , 自7月22日起 , 中天科技的股票出现多次跌停 , 用一位投资者的话说:“回到了七年前的水平 。 ”
实际上 , 中天科技“叫好不叫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 其爆雷之前的市盈率仅有15倍左右 , 低于行业平均的25倍 。
在部分投资者看来 , 中天科技属于高新科技企业 , 各个板块蓬勃发展 , 但公司股价与基本面严重不符 , 投资者一直套牢 。 一言以蔽之就是什么都想搞 , 什么也搞不好 。
中天科技的主要业务涵盖光通信及网络、电力传输、海洋产业、新能源、铜产品和商品贸易 , 其中海洋产业主要包括海底光缆电缆、海洋观测等;光通信产业主要包括光纤光缆等产品 。
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 , 其中营收占比最大的板块为商品贸易 , 占比约为36.36% 。 占比最大 , 然而其毛利率仅为0.84% , 对公司利润贡献不大 , 未来可能会逐步降低比重 。
海洋通信方兴未艾,国内龙头海底超车】其次占比较高的是电力传输与光通信网络业务 , 营收分别为100.02亿元和80.60亿元 。 海洋产业营收为46.67亿元 , 虽然占比只有10.59% , 但却有着42.80%的毛利率 , 且同比增长高达123.76% ,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光通信网络 , 是中天科技在资本市场着力宣传的业务范围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 中天科技在2004年成立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 并开始筹建海缆业务 , 并衍生出一体化解决方案 。
其在该业务方向上的主要产品是光纤 ,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 , 这也是其收入占比第三高的业务 , 占据上市公司年营业收入的18.4% 。
虽然该业务营业收入创新高 , 但毛利率却下降甚快 。 自2018年至2020年 , 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0.95%、31.47%、24.02% , 这也导致该业务为公司的利润贡献不断下降 。
值得一提的是 , 可能受到“专网通信业务”风波的影响 , 中天科技终止了运作许久的分拆子公司中天海缆至科创板上市的计划 。 中天海缆受益于海上风电领域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发展较快 , 2021年上半年 , 中天海缆实现净利润5.37亿元 , 同比增长2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