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的减碳版图( 二 )


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 中国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汽车 , 实现了产业的弯道超车 , 但仅凭这两项 , 却尚不足以进一步深度脱碳 , 达成碳中和目标 。
例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供应商 , 由于要使用大量锂、钴、镍等金属材料 , 其实都属于冶炼、化工企业 , 其生产过程中 , 金属材料的开采、生产加工都会产生大量能量消耗和碳排放 。
在此背景下 , 我国开始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促进氢能源发展 , 自2019年开始 , 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之后迎来了相关产业政策发布的密集期 。
据不完全统计 , 从2006年到2019年 , 在这13年期间国家层面颁布的氢能源相关政策大约22个 , 2019年之后到现在不到3年时间颁布的政策超过25个 , 地方层面的更是全面开花 。
这构成了氢能产业发展的大背景 , 使得氢能产业迎来历史级的发展机遇 。
一张氢能路线图 , 清楚地展现在市场面前——到2030年 , 随着氢能成本的下降 , 氢能在重型运输领域极已具价格竞争力;到2035年后 , 氢将作为重要的能源在主流工业领域和交通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 。
而到2050年 , 随着氢能降本以及氢能汽车逐步渗透 , 氢气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7000亿+ , 汽车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万亿规模 , 而整个氢能产业链的市场空间预计超过十万亿 。
因此 , 企业涉足氢能领域 , 并不是市场讨论的重点 , 关键的因素在于 , 作为氢能路线图落地的实际操盘者 , 企业究竟会从产业链上的哪一环入手 。 而这也关系到我们研究的关键——中集集团的减碳版图 , 究竟从何展开 。
储氢瓶里的市场机会
按照产业链由上到下的次序 , 氢能源产业链可以分成三段 , 它的上游 , 是氢生产与供应;中游 , 是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 , 而它的下游 , 则是燃料电池应用 。
在氢能产业链带来的万亿蓝海市场中 , 其实处于一个从0到1的产业阶段 。
这意味着 , 在市场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龙头 , 而各路资本纷纷布局于此 , 其目的不尽相同 。 或是为了自身节能碳减之需 , 或是为了拓宽产业赛道 , 或是为了实践上下游一体化 , 或是为了增加资本概念 。
中集集团的减碳版图
文章图片
除去为了贴上“氢能标签”的少数炒作者 , 真正力图在产业内有所作为的企业 , 都要自发地遵守一条现存的产业规律:那就是氢能源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 技术发展不成熟、成本过高 , 所以并不能一蹴而就地进行商业化平铺 , 而是需要采用技术的渐进发展方式 。
不过 , 这条发展路径 , 并不模糊 。
在上游制氢环节 , 随着光伏/风电度电成本的下降 , 以及弃风弃光的利用 , 逐步从蓝氢(通过裂解煤炭或者天然气获得氢气)与灰氢(对焦炭、纯碱等行业的副产物进行提纯获取氢气) , 向绿氢(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氢)过渡 , 因此可以看到 , 加氢站建设正在全面展开 。
在中游 , 燃料电池技术随着规模生产 , 大幅降本的未来亦不难预测 , 而在下游 , 氢能商用车的应用 , 也同样是一批车企长期投入的方向 。
对于中集而言 , 它选择的方向 , 在于自身现有的产业基础——以旗下子公司中集安瑞科在气体储运业务上的能力储备 , 实现对氢能产业链上游的切入 。
在中集安瑞科的业务历程上 , 它在清洁能源、化工环境和液态食品各类型装备的制造领域长期深耕 , 公司对于低温、高压气体能源的管理能力 , 以及它在LNG储运领域的产业地位 , 正是资本市场最为熟知的标签 。
正是凭借这种能力积累 , 成为了中集积极介入氢能核心——储运加业务的可能性 。
但对于储运加业务而言 , 企业层面想要入局其中 , 有一个关键环节是绕不开的 , 这个环节又与一个重要设备相关:储氢瓶 。
在氢能产业链中 , 储氢瓶的作用至关重要 , 它是运输过程中的载具容器 , 也是加氢站的储存设备 , 氢能源车没有它 , 也谈不上燃料储备 。 可以说 , 储氢瓶上连氢气制造 , 中承氢气存储 , 下接氢气应用 。
这种不可或缺的地位 , 造就了一个确定性的结果——储氢瓶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 天花板极高 。
中集集团的减碳版图】储氢瓶的天花板 , 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量级呢?根据测算 , 2020-2050年中国储氢瓶市场规模合计有望达到3234亿元 , 2020-2025年新增市场规模约为111亿元 , 2020-2035年间市场规模约为83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