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患上“减持尴尬症”( 二 )


比较典型的是其年初就对良品铺子(SH:603719)的减持 。 这家国内零食巨头早在2017年9月就获得了高瓴8.21亿元的投资 , 以13%的持股比例位列其第三大股东 。 在高峰时期 , 高瓴持有其30亿以上的市值 。
高瓴患上“减持尴尬症”
文章图片
良品铺子股价表现(2020年7月至今)
2020年前三季度 , 良品铺子录得净利润同比负增长、营业收入环比负增长、扣非净利润环比负增长的情况 , 高瓴则是在2021年初对良品铺子进行减持——不超过总股份的6% , 规模不小 。
上市之初的良品铺子备受期待 , 估值不低 。 但2020全年受到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营业收入、利润都陷入了几乎零增长的情况 。 高瓴宣布减持之后 , 其股价仍有持续性下跌 。
这次减持与此前高瓴在美股市场抛售蔚来、小鹏和理想的情况类似:都是企业遭遇了外部更加强大的竞争压力 , 以及行业整体的竞争格局生变 , 这会引发资本对企业成长能力的担忧 。
事实也证明了高瓴选择减持的正确性 , 良品铺子、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在被减持之后都陷入了较长时间的下跌之中 。
可以看出 , 张磊卖股票的重要逻辑之一 , 大概率是对产业竞争格局层面进行分析 。 如果发现被投企业所在的行业出现竞争加剧的问题 , 就很有可能触发其卖出动作 。
包括曾因高位精准卖出而出现舆论质疑的好未来 , 也与在线教育行业在2020-2021年上半年出现竞争强度提升的问题——几家头部企业获得巨额融资 , 2021年上市公司好未来的财务状况出问题几乎是大概率事件 , 高瓴完全有可能在行业监管事件爆发之前就作出判断 。
整体上看 , 高瓴所进行的减持动作 , 大多是科学理性、符合价值投资逻辑的 。
但问题是 , 张磊极少对外总结过自己对于卖出股票的思考 。 公众无从得知其减持之前所进行的思考 , 进而产生出某些猜测 。
张磊在其《价值》一书中 , 对几个成功的投资案例做了不同程度的复盘和标榜 , 结合在各种场合中对长期主义的阐释 , 使很多人认为他进行的是永不退出的投资 。
这种误解 , 使得公众在高瓴结账退出某只股票时“大跌眼镜” 。 会有人认为张磊没有坚持自己的长期主义投资理念 , 甚至是在利用影响力割韭菜 , 即便是事实并非如此 。
03原因与破解
可以预见的是 , 高瓴仍将不断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 并逐渐退出那些已经获利的投资项目 。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 , 在中国资本市场中 , 要求机构投资者“永不减持”本身是不可能的 。
很多人都知道张磊长期押注腾讯获得巨大成功 , 就会因此产生一种高瓴也会采用类似的方式对待其他投资 , 这显然是一厢情愿 。
过去几十年 ,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类产业机会、投资机遇层出不穷 , 如果哪家投资机构坚守于某一两个领域、几家公司的投资案 , 大概率会被出资人视为扩展能力不足 , 无法抓住层出不穷的新投资机遇 。
高瓴患上“减持尴尬症”
文章图片
凯莱英股价表现(2018年1月至今)
例如 , 笔者曾了解到某个顶流级投资机构中 , 一个原本负责核心赛道的总监级的投资经理 , 因为希望践行“芒格式”的押注而与老板产生了剧烈冲突 , 最终出走 。
站在出资人的角度 , 他们需要不断用新的成功案例 , 来强化自己对投资机构的信心 , 而这种信心对于投资机构来说非常重要 。
可以预见的是 , 高瓴仍将不断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 并逐渐退出那些已经获利的投资项目 。 这不会因高瓴在公众心目中形成了某些刻板印象而转移 。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 , 高瓴在公众投资者面前的尴尬不可避免 。 二级市场中1-3年的投资周期 , 与“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的宣言并不相符 。
为了不再陷入到中短期持有减持所带来的尴尬之中 , 高瓴需要更加明确自己的退出逻辑 , 但这并不容易 。
这与高瓴的投资风格密切相关 。 高瓴将自己定位为结构性的价值投资机构 , 但在实际的投资风格上偏向于成长型企业的投资 , 这些企业很难有传统意义上价值投资所宣扬的“低估值买入”的机会 。
高瓴所开展的一些成长型投资 , 必然会与传统意义上低估买入的价值投资原则相冲突 。 因此对于张磊来说 , 难以用一句“高估卖出”去解决问题 。 总结减持卖出的逻辑要比巴菲特困难 。
如何才能治好这个奇怪的减持尴尬症?巨潮认为 , 主要的解决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