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察,到思考,财报内外的迈瑞医疗


从观察,到思考,财报内外的迈瑞医疗
文章图片
秘密常在报表之外 。
对于迈瑞医疗的资深投资者老蔡来说 , 这只股票是个不操心的选择 。
首先是涨幅 。 从2018年10月16日上市起 , 迈瑞医疗从53元 , 一路涨到最高点502元 。 三年时间里 , 周线级别的回调 , 只发生过三次 。 37根月K线 , 只有5根明显的阴线 。
其次是公告 。 2021年 , 迈瑞医疗发了104篇公告 , 大概可以分成四类:业绩公告、工作报告、投资者关系活动、资金管理进展 。
相比动辄出状况、频繁大新闻的公司 , 迈瑞医疗的公告可谓君子之交 , 理性平淡 , 扰动极少 , 不需要每晚八点上线守候 。
最关键的是业绩 。 每到财报季 , 许多公司的业绩预测 , 一靠猜 , 二靠赌 , 投资者心里难免上下打鼓 。
但迈瑞的业绩 , 从不令人担心 。 摊开2018到2020年的三张年报 , 迈瑞的营收增长从未低于20% 。
所以 , 老蔡持有迈瑞的三年 , 是他投资生涯最省心的三年;而持有三年的迈瑞 , 是他投资生涯最省心的股票 。
2021年10月19日 , 迈瑞医疗发布了2021年三季度财报 。 193.92亿元的营收 , 66.63亿元的净利润 , 意味着公司分别收获了20.72%和24.23%的同比增长 。
这个幅度 , 与老蔡心中的预期 , 并无二致 。 同时 , 这个利润 , 距离老蔡年初预估的全年80亿元 , 只有一步之遥 。
从观察,到思考,财报内外的迈瑞医疗
文章图片
作为迈瑞医疗的资深投资者、长期持有人 。 老蔡自然对这家公司的基本面熟稔于心 。
他清楚地知道 , 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 , 迈瑞的一大核心增长逻辑是国产扩容 。 扩容的对象 , 是那些过去中国造不出来、外企卖遍全球的高端器械 。
顺着国产扩容 , 老蔡自然也能联想到迈瑞的另一大核心增长逻辑:国际化 。 迈瑞在国内扩容的成功 , 开启了与海外巨头争夺市场的进程 , 最终一定会演变成全球扩容 。
跟踪日久 , 老蔡甚至能讲出迈瑞第三个增长逻辑:平台化 。 医疗器械不同于消费品 , 品类虽多 , 每一品类的天花板却不高 。
靠大爆品通吃市场的模式 , 无法支撑公司业绩的永续增长 。 所以打破科室与适应症壁垒 , 成为平台化企业 , 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成长的关键 。
因为手握三大增长逻辑 , 老蔡并不屑于在股吧中与批评者争辩;敢于无视市场上“集采中标 , 大难临头”的情绪;也敢于在迈瑞下跌之时无动于衷 , 反而果断加仓 。
但在老蔡的认知里无法显示的 , 是对迈瑞医疗未来的把握 。 这个问题的答案既藏在2021年三季度财报里 , 又体现在财报之外 。
财报中的能见度
资本市场上有个说法:药不如械 。
这句话 , 讲的是与创新药相比 , 医疗器械的投资难度更小 。 它的核心含义 , 是能见度极高的确定性 。
最大的一层确定性 , 是医疗器械行业的天花板 , 与迈瑞的关系 。
中国 , 是迈瑞的母市场 , 也是全球范围最有活力的一个医疗基础市场 。 但是从体量上看 , 中国市场却只是冰山一角 。
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 总计4000多亿元人民币 , 但全球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 则有4000多亿美元 。 以迈瑞2021年第三季度193.92亿元营收为基础 , 即使达到普遍测算的250-260亿元年营收 , 尚不足中国本土市场规模的一成 , 相比全球 , 空间更广 。
第二层确定性 , 是迈瑞的业绩测算 , 能见度极高 。
在迈瑞发布中报后 , 老蔡仔仔细细地翻看了券商发布的28份研报 , 其中对三季度业绩做出预测的7位分析师 , 给出了营收190-195亿、净利润65.3-67.1亿的区间 。 对比财报结果 , 预测无一失手 。
对照以往的券商预测 , 老蔡发现 , 迈瑞容易理解 , 也容易看清 , 以至于市场上的迈瑞研报 , 准确度很高 。
在这背后 , 有个老蔡不清楚的原因 。 迈瑞的卖方研究 , 方法并不复杂 。
表面看起来 , 迈瑞的业务线众多 , 不好估算 , 非常考验研究能力 。 实际上 , 卖方分析师根据行业过往增速 , 再结合渗透率、国产扩容速度、集中度提升建立模型 , 测算出来的未来增速和市场空间偏差 , 并不会很大 。
而迈瑞身为龙头 , 增速从未低于行业均值 , 产品管线上市时间表清晰可见 。 因此在各个时间点 , 到达怎样的业绩水平 , 其实一目了然 。
相比之下 , 无论是PD-1、单抗还是CAR-T , 创新药依据在研管线进行未来现金流折现 , 提升出来的估值 , 反而非常可疑 。 一旦商业变现不及预期 , 整个估值就会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