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出行困于小县城( 三 )


然而 , 在松果看来 , 重资产运营模式并非拖累 , 而是提高车效的重要方式 。
翟光龙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品牌收益跟单车的周转次数有关系 , 运营成本又跟品牌所在的区域有关系 。 比如说低线城市的“cost”就明显会偏低一点 , 那一二线城市的就高一点 。
具体到精细化运营、如何降低“cost” , 松果内部人士则给「子弹财经」举了一例:松果电单车车把的重量和材质都需要经过反复测试 , 如果太轻可能会很容易损坏 , 太重则会影响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 。
而这些正是松果认为其能够连续两年全面盈利的“底牌” , 但这最终能成为助其赢得牌局的“王牌”吗?
3、电单车的县域天花板
事实上 , 巨头们“入侵”下沉区域既是看中了增量市场的盈利空间 , 更多也是无奈之举 。
早在2017年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就联合印发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 , 其中明确指出 , “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
但这无法阻挡中国电动车出行的庞大需求 。
据前述《报告》数据 , 2020年中国居民日均总出行需求超20亿次 , 其中两轮车在各类出行方式中占比最高 。 两轮车可分为电动自行车及自行车 , 电动自行车在两轮车出行方式中占比达64.5% , 是中国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
松果出行困于小县城
文章图片
且我国共享电单车的市场规模营收逐年递增 , 2020年至2022年甚至会出现翻倍增长 , 2025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投放量预计将达794.5万辆 。
转机出现在2019年 。 彼时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下称“新国标”)实施 , 市面上存在的两轮车中有7成需要被替换成为符合“新国标”的车型 , 电动车厂商看似要“被迫”提升车型的生产标准化程度 , 本质上则是迎来了一次开发增量市场的绝佳机会 。
巨头们的跑马圈地也迅速开始 。
2020上半年 , 美团发起了“百日大战” , 计划在100天内集中投放200万辆电单车;几乎在同一时间 , 滴滴出行CEO程维公布了“0188”战略计划 。 其中 , 二轮车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就连哈啰出行也在同年推出加盟模式 , 以加快电单车的开城步伐 。
但很快 , 电单车的加速投放让部分城市陷入困境 , 眼看就要走上共享单车的老路 , 一场场“城市清退活动”正式开始 。
2020年12月1日 , 长沙政府对共享电单车实行配额管理 , 长沙的46万辆共享电单车一夜之间被清退到仅剩6万余辆 。 从2019年至2020年5月底 , 北京也清退了5家共享电单车企业 。 此后 , 上海和杭州等城市也明确表示不发展共享电单车 。
据前述《报告》数据 , 哈啰出行、青桔及美团在二线城市已呈“三足鼎立” , 占到中国共享电单车市场超90%的营收份额 , 但交通政策日趋严格 , 它们也被迫要在下沉区域寻找新的市场增量 。
晚点LatePost报道 , 2021年3月 , 滴滴电单车日均使用约380万次 , 美团在300万次左右 。 一个细微的差别是 , 松果的日订单量峰值为300万 。 至少在订单量方面 , 松果和“三巨头”之间还存在差距 。
松果也感知到下沉市场的震动 , “他们(巨头们)已经进来了 。 ”在今年年初 , 翟光龙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共享电单车不一定是巨头游戏 , 但浪潮迭代必然会淘汰那些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品牌 。
更为重要的是 , 县域市场的容量有限 , 相比一二线城市的“一刀切” , 下沉市场虽给共享电单车开了政策的口子 , 但县域城市人口、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水平都限制着电单车的投放规模 , 尤其当巨头们主动寻求下沉时 , 县域市场将无疑变得更加拥挤 。
而松果虽然已宣布连续两年全面盈利 , 但并未公布其具体的经营数据 , 外界自然会对这家企业质疑颇多 。
甚至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 , 松果的电单车制造成本略高 , 而在小地方不用投入很多数量以及后期配套的运维力量 , 对中小品牌来说成本可控 , 算是可进可退 。 但与出行“三巨头”相比 , 无论是口碑、资本、资源等 , 松果目前都不具备赶超的实力 。
不过 , 翟光龙似乎不惮于与巨头对抗:“去年 , 松果出行基本上和其他3家全面交锋 。 目前来看 , 我们觉得竞争肯定是存在的 , 而且会长期存在 。 至少在市场上 , 我们的相对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 就是我们专注在电单车行业的垂直整合 , 这个事情不是那么好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