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变局5000年》出版:海洋变局背后是大国兴衰的历史进程( 二 )


《海洋变局5000年》出版:海洋变局背后是大国兴衰的历史进程
文章图片
文明古国的“短板”
从理论上讲 , 凡是以海上贸易兴国的国家 , 都特别重视自己的海上通道 , 特别珍视自己的贸易市场和商业利润 。 当同一通道上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人的时候 , 当同一市场上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买主和卖主的时候 , 一种本能的要求便呼之而出:控制海上通道 , 占领向往的市场 , 同时阻止他国的控制和占领 。
这是国家的权力要求 。 于是 , 一些商船开始配备护航军队 , 以保护海上贸易 , 控制海上通道 , 占领大洋彼岸市场 , 保证商业利润的实现 。 日积月累 , 船的职能逐渐专门化 , 船的型号、建造也逐渐专门化 , 海军由此诞生 。
国家为实现自身经济、政治利益 , 运用海军等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 , 就是海权 。 一般来说 , 海权保护商业、增加了国力 , 充盈的国力又进一步加强了海权 , 形成良性循环 。
《海洋变局5000年》出版:海洋变局背后是大国兴衰的历史进程
文章图片
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海权的争夺是世界近代史的关键话题 。 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 , 随着西欧经济中心逐步转移 , 大西洋沿岸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家先后繁荣兴盛起来 。 地理大发现使西方人的视野迅速扩大到全球 , 开始了疯狂的海外殖民扩张 。 海军成为海洋国家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的主要工具 , 海权成为历史的宠儿 。
《海洋变局5000年》出版:海洋变局背后是大国兴衰的历史进程
文章图片
11世纪的《贝叶挂毯》描绘了欧洲的船只跨越英吉利海峡在不列颠登陆的情景
这是因为 , 征服海洋带来的财富效应足以令人垂涎 。 统计显示 , 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的100年间 , 仅黄金一项 , 葡萄牙人就从非洲掠夺了276吨;而1521—1600年 , 仅秘鲁和墨西哥就有200吨黄金和1.8万吨白银进入了西班牙 。 自16世纪初到18世纪 , 伊比利亚半岛的殖民侵略者从美洲攫取了上千吨黄金和10万余吨白银 。
巨大的财富 , 有利地支撑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 。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 人类前所未有地认识到 , 海洋再也不是阻隔 , 而是连接全球大陆、可以带来巨大财富的通途 。
《海洋变局5000年》出版:海洋变局背后是大国兴衰的历史进程
文章图片
在荷兰独立战争中 , 荷兰与西班牙之间爆发了多次海战 。 图为1602年10月的多佛尔海峡战争中荷兰军舰与西班牙军舰发生撞击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 , 世界上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曾经有过绚烂夺目的航海活动 , 包括大量的海上贸易 , 但它们都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海权国家 。
《海洋变局5000年》给出的解释是 , 不是所有的海洋活动都会引导海权 。 按照马克思观点 , 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类的自然资源 , 例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体等;劳动资料类的自然资源 , 例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 。 在文化初期 , 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到了较高的发展阶段 , 第二类自然富源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过分富饶的自然资源 , “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 , 就像小孩离不开引带一样” , “它不能使人自身发展成为一种自然必然性” 。 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 已足以支撑文明的发展 , 而古希腊等资源贫乏的地区没有这种优势 , 故而不得不去开拓新舞台 , 积极开发海洋 。
由此看来 , 大河文明古国与海洋文明国家的文明起点从一开始就不同 。 大河文明古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 有水利资源丰沛的大河 , 有肥沃的冲积平原 , 农耕文明足以使民众生存发展 , 海洋商业活动只是农业生产活动的补充 。
农耕文明发展起来的土地制度、农本商末传统 , 使社会结构相对稳固 , 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 在思想文化层面 , 大河文明古国依靠农耕文明率先富裕 , 儒家文化、佛教很早便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 不可能产生好勇斗狠、不择手段的海盗式商业和殖民活动 。
因此 , 这些国家虽然有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 , 但始终没有发展起保护海上贸易、保护海外市场的强大海军 。 由于它们没有维系国家生存必需的海上贸易 , 就没有控制海洋及海上通道和海外基地的渴望 , 就没有建立强大海军的渴望 , 也就不可能发展海权 。 换言之 , 他们有意无意地将本可轻易到手的海权主动放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