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开书店,蜜雪冰城卖面,新茶饮的空间探索有多野?( 二 )


奈雪开书店,蜜雪冰城卖面,新茶饮的空间探索有多野?】新茶饮头部品牌们纷纷玩起“空间”概念 , “空间”能成为他们的新故事吗?
“第三空间”背后的生意经
关于第三空间的概念 , 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如此定义——家庭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 , 职场为第二空间 , 而城市的酒吧、咖啡店、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公共空间为第三空间 。 第三空间的主要特征是在宽松、便利的环境中可以自由地释放自我 。
整体来看 , 奈雪向星巴克靠拢 , 喜茶打造潮流、科技感概念 , 蜜雪冰城相对接“地气儿” 。
从装修风格来看 , 新茶饮多选择了更加明亮、活泼 , 适合打卡的色调 。 以奈雪为例 , 还专门请奢侈品零售的设计公司规划门店灯光 , 非常适合女生过来打卡拍照 。
作为星巴克忠实信徒 , 奈雪的定位为“全天候的都市候客厅” , 过往奈雪推出奈雪酒屋、奈雪梦工厂、奈雪PRO店等 , 分别覆盖夜晚都市小酌、零售、商务等场景 。
从书屋PRO店的空间布局来看 , 室内部分除了供两三人阅读或办公的小桌 , 还放置了长桌 , 并配有电源插座;室外也放置了大长桌与长椅 , 方便阅读、开会与交流 。 这与星巴克的空间属性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 。 开在校园旁边 , 也与其用户群体高度重合 。
相对于奈雪向星巴克“靠拢” , 喜茶则在门店潮流上做起文章 , 形成一定的错位竞争 。 无论是漂浮的概念 , 还是现制手造的产品概念 , 都把属于新茶饮的那份精致贯彻到底 。 其中 , 75元一杯的喜茶手造茶更是把新茶饮价格飙到新高度 。
蜜雪冰城的路径则是把茶饮与当地餐饮文化相结合 。 其实 , 喜茶也有过类似布局 , 喜茶在成都的IFS店 , 推出了融合麻婆豆腐、担担面、四川白酒等当地特色饮食元素的产品 。 喜茶在北京五棵松华熙的门店 , 直接将京酱肉丝、驴打滚、冰糖葫芦等地方美食小吃与产品进行结合 。 通过这种路径 , 实现更多的破圈 , 覆盖更多的用户群体 。
场景延伸背后 , 各有焦虑
眼下 , 新茶饮“内卷”已是不争的事实 , 从供应链、新品研发 , 一路“卷”到资本市场 。 继奈雪之后 , 茶百道、蜜雪冰城也相继递交招股书 。
新茶饮市场依旧火热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我国目前有超过37.8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茶饮料、奶茶、食品饮料” , 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新式茶饮相关企业 。 茶饮行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高速发展 。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2019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为2044.80亿元 , 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规模有所缩减 , 但未来依旧呈现扩大的趋势 , 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2795.93亿元 。
但各家有各家“难念的经” 。 站在IPO门口的蜜雪冰城 , 在疯狂开启加盟 , 创造出“一年新增一万个加盟商”的数量之余 , 在郑州罕见地开了家268平的超大集合店 。 这是主打下沉市场的“雪王”不得不去探索的新故事 。
动辄三十四元的新茶饮也需直面盈利难题 。 在“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招股书中 , “近三年营收57亿反亏1.38亿”的数据也打破了外界对于奶茶是暴利生意的固有印象 。 坚持走“大店”模式的奈雪 , 也换成主打面积较小的奈雪PRO店 , 去止血成本上的压力 。
要知道 , 当下“第三空间”的打造亦是一门烧钱的生意 , 品牌需面对原材料成本、员工成本、租金及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等压力 。
此外 , 新茶饮也纷纷开启门店扩张 , 这也会造成单店销售额、单量的下滑 。 奈雪的茶在招股书中表示 , 随着奈雪的茶门店数量的增加 , 门店密度在核心城市逐渐增加 , 单店订单数被持续拉低 。
蜜雪冰城在今年的扩张中更是取消区域保护 , 即一个区域内允许开更多门店 。 据悉 , 做此决定 , 源于蜜雪冰城考察得到的结论是 , 在区域保护范围内 , 特别是高业绩门店的区域保护范围内 , 本品牌不再开设门店 , 会造成竞品扎堆 , 最终导致门店业绩下滑甚至闭店 , 所以品牌逐步取消了区域保护 。
如今 , 新茶饮探索的第三空间 , 更多地承担着社交属性 , 也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 从整个新消费赛道投资热来看 , 线下门店的新故事对投资人来说 , 也足够“性感” 。
当然 , 星巴克在第三空间上的成功先例 , 也对新茶饮品牌们诱惑十足 。
不止新茶饮 , 如今三顿半、永璞等靠线上起家的咖啡品牌 , 也纷纷涌入线下开店 。 一场更加激烈的线下场景争夺战 , 即将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