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

?行业现状 。 2015年以来 , 国内一批biotech公司开始大面积布局biosimilar , 以、、齐鲁制药、、等公司为代表 。 目前 , 已经有超过10个biosimilar产品在国内获批上市 。 尽管biosimilar行业CMC壁垒较高、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 但随着仿制药带量采购扩大到biosimilar的预期不断强化 , 行业热情出现大幅回落 。 2021年1月29日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吹风会 , 最终明确生物类似药纳入集采成为定局 。
?行业前景 。 我们认为:biosimilar不能和普通口服仿制药画等号 , 在目前的政策预期下 , biosimilar仍然是医药领域内有望保持长期成长的子板块 , 患者需求巨大;同时 , 国产biosimilar的国际化已经进入实质阶段 , 欧美市场有望带来巨大的业绩弹性 。
?国内biosimilar市场预期可能过度悲观 。 目前是国产biosimilar预期的冰点 , 我们认为存在以下几个理由 , 可能导致国内biosimilar行业触底反弹:1)国内的biosimilar热潮中有许多传统药企的转型立项 , 成本高昂且产品单一 , 待带量采购落地后 , 真正有能力长期低价供应一篮子biosimilar产品的公司不超过10家 , biosimilar头部玩家基本成型 。 最终biosimilar公司的竞争格局仍然显著好于普通仿制药 , 有望出现剩者为王的结果 。 2)Biosimilar主要分布在肿瘤和自免领域 , 国内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 以价换量后的市场仍然能够培育大品种 。 3)个别品种格局非常好 , 有望长期保持营收增长 , 例如奥马珠单抗、阿柏西普等 。
?欧美市场空间超百亿美元 , 弹性巨大 。 2020年 , 和的biosimilar业务在美国市场率先实现了放量销售 , 均突破15亿美元 , 成为拉动各自营收的核心动力 。 与传统化学仿制药价格动辄超过90%降幅不同 , biosimilar在美国维持了丰厚的价格水平 。 以培非格司亭为例:美国有4个biosimilar获批 , 但其价格和原研产品价格接近 , 原研Neulasta的批发采购成本为6231美元 , 但其平均销售价为4422美元;Udenyca的平均销售价为4165美元 , Fulphila的平均销售价为3929美元 , 与原研差价在5-10%的水平 。 在这种定价水平下 , 培非格司亭的biosimilar不断蚕食原研Neulasta的份额 , 实现了快速增长 。 其中 , 2020年前9个月 , 仅Coherus的Udenyca销售额就达到了3.65亿美元 。
?行业投资评级与投资策略 。 我们认为 , 品种多、产能大、成本低是国内biosimilar市场的制胜法宝 , 国际化则有望带来超额回报 , 建议重点关注满足这两方面的公司 , 结合估值水平和产品进度进行布局 , 关注百奥泰、复宏汉霖、等biosimilar相关标的 。
?风险提示:带量采购风险;欧美市场销售不达预期 。
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具体内容如下:
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Biosimilar还是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