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明万历十年 , 耶稣会教团前往中国 , 在东土传教 。 在此后的二十八年里 , 意大利人利玛窦神父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 , 直至万历三十八年病故于北京 。 利玛窦神父留有一部《中国札记》 , 这部著作向我们展现了外国人眼中的晚明 , 是史学界研究明朝历史的珍贵资料 。
在《中国札记》中 , 多次提到了明朝的饮食文化 ,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 晚明的“饭局”是怎样的 。 经过近三十年的观察 , 利玛窦发现明朝人的“饭局”非常考究 , 从送请帖到宴后送客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 。
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文章图片
第一步:递送请帖
在宴客之前 , 主人必须要准备请帖 。 其实不止是请客吃饭的主人 , 赴宴者也要准备“拜帖” 。
通常理来说 , 请帖和拜帖的规格差不多 , 大约有半个手掌的宽度 , 呈长方形 , 帖子内部为白纸 , 封皮则是两英寸宽的红纸 。 主人的地位越高 , 请帖中主人的姓名写得越大 。 同样的 , 若宾客的身份高贵 , 拜帖中宾客的姓名也会写得很大 。 通常来说 , 一些地位尊贵的主宾 , 他们姓名的每个字都有一英寸大小 。 在主人准备的小册子中 , 一些尊贵客人的名字 , 会占据整整一页纸 。
那么 , 为何会有些宾客的姓名会占如此大的篇幅呢?
因为明朝人的请帖和拜帖中 , 除了要写上主客的姓名以外 , 还要加上主客的名衔、官职等 。 除此之外 , 请帖的发放顺序是有规矩的 , 地位越是尊贵的客人 , 发放的顺序越靠前 。 在请帖之中 , 除了主人的签名之外 , 还有一些客套的短句 , 委婉地表示已准备好酒菜 , 并约定在某个日子和时间一起进餐 。
不同于现代人送请帖 , 明朝人送请帖要送足三次:
在预订日期的前几天 , 主人便会打发下人去送第一份请帖;
在预定日期当天早上 , 主人会发放第二份请帖 , 从规格来看第二份请帖比第一份简单得多 , 目的就是提醒客人注意赴宴时间;
在宴会开席之前 , 主人会发放第三次请帖 。
当然 , 第三次请帖只是为了让下人在半路上迎接宾客而已 , 借此体现出主人的热情 。
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文章图片
第二步:迎客喝茶
客人抵达宴会地点后 , 会先与主人寒暄一番 。 不过 , 在寒暄之后 , 客人并不第一时间入席 , 而是来到前厅喝茶 , 在小坐之后等待全部宾客抵达 , 这时才会落座 。 赴宴的顺序也是比较严格的 , 地位越高的人 , 赴宴的时间越晚 。
利玛窦观察到 , 参加宴席的宾主之间 , 最常用“作揖”的礼节 。 在作揖的过程中 , 宾主弯腰低头 , 将两只手合拢到一起 , 将双手藏在袍服中 。 作揖之后 , 宾主会不约而同地抬起手臂 , 再向对方道一句“请 , 请 。 ”
当然 , 在地位不同的宾主之间 , “作揖”礼并不适用 。 在一些正式场合 , 晚辈或下属会向长辈或上级行跪拜礼 。 第一次跪拜之后 , 晚辈或下属会鞠躬行礼 , 然后将这一过程重复三次 , 表示对长辈或上级的格外尊敬 。
主人通常会在宴会之前 , 安排下人在前厅 , 摆好装饰华丽的桌子 , 按预订客人的数量摆好杯子和碟子 。 在杯子和碟子里 , 分别盛放着茶水和切好的甜果 , 作为佐茶的点心 。 根据客人地位的不同 , 下人敬茶也有一套严格的流程 。
通常来说 , 下人会先给贵宾奉茶 , 然后再按地位尊卑依次给其他客人上茶 , 最后才会给主人上茶 。
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文章图片
第三步:宾主落座
用茶之后 , 主人会先来到餐厅 , 然后用酒进行祭天 。 在这项仪式结束后 , 主人会邀请所有宾客前往餐厅落座 。 主人将客人迎来后 , 两人一起来到桌前 , 主人安排客人站在指定的位置 。 随后 , 主人会捧着盛放着碗碟的盘子 , 并从下人那里取过筷子 , 将碗筷端给客人 。
这还不算完 , 主人还要亲自取过一把椅子 , 用袖子掸去椅子上的灰尘 , 最后 , 主人安排客人落座 。 安排好一位客人后 , 主人会返回前厅 , 重复这一步骤 , 直到每个客人都落座 。 客人的座位非常有讲究 , 最尊贵的客人会坐在正位 , 地位稍低的客人会坐在主位的右侧 , 地位再次的客人坐在主位的左侧 , 以此类推 。
所有客人都落座后 , 主人会取来酒杯 , 并吩咐仆人为每个到场的客人斟酒 。 此时 , 主宾都会起身 , 相互行鞠躬礼 。 通常来说 , 主人的座位在餐厅的下首 , 所以主人背向大门和南侧 , 面对着主客的席位 。 一般情况下 , 被安排到主位的客人通常会起身与主人客套一番 , 文雅地重复作揖的动作 , 推辞坐在主位上的资格 。 在所有礼节结束后 , 落座仪式才算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