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了很多钱,却怎么都搞不好“内部创业”?要不试试VBO吧


砸了很多钱,却怎么都搞不好“内部创业”?要不试试VBO吧
文章图片
作者丨狮刀
编辑丨信陵
题图丨摄图
大企业创新 , 这几年最流行的方式就是内部创业(intrapreneurs) 。 CEO寄希望投资员工在内部创业 , 培育出亚马逊这样的新生代巨头 。
这个想法不错 , 但实施起来效果并不理想 。 《哈佛商业评论》最近有篇文章《大企业创新的新模式》() , 两位作者介绍了一种新的内部创新模式(VBO , 风险收购) , 让大企业和风险资本合作 , 提升员工内部创业的成功率 。
作者之一的NitinNohria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 , 曾任哈佛商学院院长(2010-2020) , 也是美国第一位来自非北美的商学院院长 。 另一位作者HemantTaneja是老牌风险投资公司GeneralCatalyst的董事总经理 。
两位作者是印度裔 , 都有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术背景 , 也都是高产的管理学专著作者 。 但重要的是 , 他们的研究是基于自身丰富的实战经验 , 而不是纸上谈兵 。 因此 , 无论是对CEO、风险投资人 , 还是内部创业者 , 这篇文章都值得一读 。
砸了很多钱,却怎么都搞不好“内部创业”?要不试试VBO吧
文章图片
内部创业的窘境
作者认为内部创业者最常见的障碍就是得不到足够的尊重 , 造成资源不足 。
砸了很多钱,却怎么都搞不好“内部创业”?要不试试VBO吧
文章图片
内部创业者在获得企业内部的第一笔投资之后 , 往往很难获得后续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 。
创业者需要与那些短期收益更大或是更具“内部合理性”的项目争夺内部资源 。 即便是那些开始盈利的创业项目 , 在大公司内部也很难获得尊重 。
试想一下:一家年收入1亿美元的初创公司 , 在资本市场已经能获得很高的估值 。 但对于一家年入100亿美元的母体公司来说 , 这家孵化出来的小公司只能带来1%的收入增长 , 实在是微不足道 。
已故的哈佛学者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对此有过经典的阐述 。
在其代表作《创新者的窘境》里 , 克里斯滕森说 , 颠覆式技术之所以很难在大企业中诞生和成长 , 是因为公司的“既有业务” , 特别是“成功的既有业务” , 本身就是阻碍创新的因素 。
克里斯滕森认为 , 经营活动需要不间断地倾注精力和注意力 , 随时应对日常危机 。 大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 需要有序经营 , “既有业务”必须而且应该拥有最高优先级 。
相比之下 , 新兴业务要么前途未卜 , 要么微不足道 , 在权衡之下极易被牺牲 , 从而失去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
但两位作者认为 , 通过设计一种新的融资机制 , 将内部创业者融入到风险资本的生态圈之中 。
这样 , 内部项目就可以像外部创业公司那样 , 既能实现规模化的创新 , 也有机会获得可观的财务回报 。 创新者的窘境就此能够得到缓解 。
作者把这种融资机制称为VBO(VentureBuyout , 风险收购) 。
砸了很多钱,却怎么都搞不好“内部创业”?要不试试VBO吧
文章图片
VBO的价值和挑战
VBO这个词来源于资本市场常用的一种企业兼并方式 , 即杠杆收购LBO(LeveragedBuyout) 。
杠杆收购的意思是收购方不需要出很多钱 , 而是通过抵押被收购公司资产/股权的方式去借债 , 之后用公司借来的钱回购老股东手里的股份 , 让老股东“套现” 。 因为用了债务 , 新股东得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买下这家公司 , 即发挥了“杠杆”的作用 。
作者认为 , VBO和LBO有异曲同工之妙 。
大企业虽然不缺钱 , 但他们仍然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引入风险资本 , 将内部创业项目剥离(spinout)出去 。 唯一不同的是 , 杠杆收购属于利润驱动 , 追求的是现金流和盈利的增加 , 而风险收购更看重企业的成长性和单元经济模型(uniteconomics) 。
砸了很多钱,却怎么都搞不好“内部创业”?要不试试VBO吧
文章图片
将企业剥离有两个好处:
首先 , 内部创业者能获得足够的激励、明确的增长路径和时间表 。
这几样东西是风险投资人工具箱里必备的 , 但传统的大企业却很难提供 。
比如 , 一般来说 , 受制于整体的薪资体系 , 大公司通常很难对内部创业者提供明确且足够的“物质奖励” , 从而导致无法吸引真正的人才 。
同时 , 内部项目在成长到一定阶段 , 往往会并入公司的既有业务 。 虽然项目负责人会得到晋升 , 获得一些“奖励” , 但既有业务的负责人往往并不适合领导一家创业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