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制裁的中芯国际:自主可控的道路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难( 二 )


聚齐了天时地利人和 , 成立仅仅两年多时间 , 中芯国际的单月芯片产量就突破10万片 。 并一举在2003年底 , 拿下了全球第四大代工厂的宝座 。
而这也让作为半导体代工龙头的台积电坐不住了 。 2003年年底 , 以技术侵权为由 , 台积电一纸诉状将中芯国际告上了位于美国加州的法庭 , 要求赔偿10亿美元 。
因为建厂之初 , 张汝京曾经雇佣了180位前台积电员工 , 到了中芯国际之后 , 这些工程师难免把一些在台积电中使用的技术顺手照搬过来 。 这也就导致中芯国际应对台积电的调查时 , 显得十分的被动 , 当时两岸的紧张关系 , 更是让斡旋成了幻想 。 [4]
最终 , 官司拖到了2005年 , 疲于应对的中芯国际选择了和解 , 向台积电共计赔偿1.75亿美元 , 并签下了“中芯的所有技术都需供台积电自由检查”的丧权条约 。
只可惜 , 1.75亿的和解费 , 只换来了不到一年半的和平 。 2006年中芯国际融资前夕 , 台积电以中芯国际违反《和解协议》为由 , 再次要求赔偿 。
这次 , 中芯国际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台积电在美国加州的诉讼 , 那么中芯国际就在北京高院反诉 。 这一步棋巧妙之处在于 , 大陆的审理时间早于加州法院 , 这会提早暴露台积电所掌握的证据 , 也将留给中芯国际充分的反应时间 。
但事与愿违 , 就在中芯国际风雨飘摇的时刻 , 舆论对于中国芯片产业的包容 , 也降到了前所的低谷 。
2006年1月 , 上交大教授陈进“汉芯造假”丑闻被曝光 , 一度让公众将中国半导体与骗子画上了等号 。 而半导体行业“发展周期久 , 出成绩慢”的特性 , 更导致了各方争议之中 , 国家对于芯片项目的扶持也在一段时间里放慢了脚步 。
就连一向对中芯国际照顾有加的上海市 , 当时也正为华虹NEC和宏力整合忙的焦头烂额;加上中芯国际股权表面上的外资属性 , 当年中芯国际在大陆的诉讼 , 竟以北京高院驳回全部诉求而告终 。 [5]
3个月后 , 台积电在美国再次胜诉 。 中芯国际除赔款外 , 又交出了10%的股份 。 与台积电和解协议公布的当天 , 张汝京的辞呈 , 也在律师的建议之下一并递交给了董事会 , 整个业界掀起轩然大波 。
至此 , 中芯国际的张汝京时代彻底结束 , 但没人想到 , 这家企业的动荡才刚刚拉开了序幕 。
02
第二战:股东内斗
被制裁的中芯国际:自主可控的道路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难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关于张汝京的出走 , 台积电的施压 , 只是导火索 。 企业中各派势力的矛盾 , 才是导致了前十年间中芯国际问题的根源 。
前面提到 , 中芯国际创立之初 , 为了规避风险 , 曾吸纳来了国企、外企、上游客户等各方资本加盟 。 相应的 , 中芯国际内部的势力 , 也就被分割成了三派:
第一派 , 是作为大股东 , 想要借着中芯国际 , 来扶持本土产业链的政府与国企派力量;
第二派 , 是作为实控人 , 想要将企业做大做强、向国际化格局发展的台湾派高管;
第三派 , 则是以实现盈利为最终目的的众多海外投资者 。
看起来 , 三派都是为了中芯好 , 但扶持本土、做大、盈利 , 在当时中国半导体产业积贫积弱的前提下 , 却是一个根本无解的死循环:
首先做大与扶持本土之间的矛盾 。 中芯国际要想获得一流客户的认可做大 , 就必须将美国客户放在第一位 , 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 , 过多扶持本土企业 , 只会将自己一同拖入泥潭;
其次是做大与盈利的之间的矛盾 。 当年 , 为了将企业做大 , 张汝京曾一手主导了中芯国际的菱形布局 。 即:除了上海本部 , 中芯国际还在北京、天津、成都、武汉、深圳各地建设新的产线 , 一方面贴近下游客户 , 另一方面 , 利用当地的产业优势与政府扶持 , 快速崛起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