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流站|高原特高压上的“电网铁军”:为电网建设加速度
文章图片
图为电气C包项目经理吴建平在青豫特高压青南换流站施工现场指挥吊装作业 。邹建华 摄【换流站|高原特高压上的“电网铁军”:为电网建设加速度】中新网西宁10月9日电 题:高原特高压上的“电网铁军”:为电网建设加速度
作者 李江宁 郝瑾阳 孙禹晨
夜色笼罩着青豫特高压海南±800千伏换流站项目部内,电气C包项目经理吴建平伏案而坐,翻阅着手中厚厚的资料,再次核对检查明日抗爆板的安装准备工作 。
年仅35岁的吴建平已经从事电网建设11年,先后参建了青海日月山750千伏变电站工程、海西750千伏变电站扩建串补工程等10余项工程建设,拥有国家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管理经验丰富,技术本领过强,能够遇事有勇有谋,处事镇定自如 。
文章图片
图为青豫特高压海南±800千伏换流站施工现场全景 。徐浩 摄作为世界首条主要为新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自开工以来,就备受世人瞩目 。2019年8月,吴建平临危受命,带领“高原电网铁军”一路南上,前往气候恶劣、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参与青海省内的第一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 。
由于特高压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难点多,在工程建设初期,吴建平牵头组建了一支创新攻坚小组,针对工程中的疑难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用科技创新的力量为“新时代样板工程”加速度 。
青南换流站750千伏GIS是目前全球最长的GIS设备,地处青海塔拉的戈壁滩上,由于常年沙尘暴不断,GIS对接工作难度极大 。为在有限的黄金施工期高质量的推进施工进度,创新攻坚小组利用了BIM技术对关键路径进行了模拟计算,极大的缩短了工期,并自主开发了《软母线、避雷线受力及下料计算软件》,确保了换流站超大档距汇流母线架设施工的安全,为工程2020年6月30日前具备双极低端带电调试奠定了基础 。
此次征战特高压的人员中,70%以上都是青年员工,动员广大青年敢于突破创新、建功立业,成为了吴建平最为重视的事 。
今年3月,吴建平召集青年员工组建了一支突击队 。在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多重考验下,借鉴工厂流水作业模式,将GIS安装工作划分为7个主要的工序,青年员工均匀分配,流水作业,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同时,为严保对接效率与精度,鼓励青年员工大力使用全站仪、激光投线仪等新设备,对轴线和标高进行校正 。即使在疫情耽搁一个月的情况下,GIS安装工作仍超前原计划10天完成,耐压试验全部一次性通过 。
- 「行业一线」特高压板块活跃!行业建设提速,龙头个股站上风口?
-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2000万年前犀牛沿青藏高原北缘迁徙
- 因全球变暖,青藏高原高山灌木线80年间爬升59米,是大自然报复?
- 青藏高原发现22万年前手印,坚硬石板上清晰可见,究竟谁留下的
- 青藏高原曾出现长牙巨兽,3米獠牙重达6吨,剑齿虎见了都绕道走
- 黑颈鹤是唯一在高原地区的鹤,它们有自己特殊的御寒方法
-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展自然之美 养万物之生
- 青藏高原内部南北向裂谷的形成时间久远,主断裂现今活动性很强烈
- 青藏高原曾发现22.6万年前的手印,在石板上清晰可见,谁留下的
- 青藏高原正在释放有毒物质?印度学者警告:“毒水”将流入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