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刘半农,一个初中毕业的北大教授
北大的地位之高百余年前就已确立,蔡元培带着“学术”与“自由”之风浩浩荡荡席卷整个学府,师者生者个个藏龙卧虎,可谓无不可之人。
此时要说在这之中有一个连高中椅子都没坐过的人来当教授恐怕是没有人能信的,刘半农正是这个初中毕业的北大教授。
刘半农是揣着五块钱来上海的,烟花般绚烂的城市照着20岁少年的梦也燃起了另一簇烟花棒。1916年的上海,刘半农还是个无甚人脉的年轻人,相比之下创办《新青年》的陈独秀是那么得遥不可及,即使在之后的日子里年轻人会无数次得到他的帮助。
这时的陈独秀正意气风发意在报国,刚刚成立的《新青年》需要真正的执笔人,刘之盛正在陈独秀的考虑之中,由此,在期期必约的稿文中陈刘二人结为至交。
文章图片
在上海的第二个秋天,也就是1917年夏末,刘半农的热情已然被生活浇灭,碰壁之事屡有发生,却在这时收到蔡元培的聘书,时年蔡元培乃北大校长。震惊是在所难免的,刘半农便揣着震惊与喜悦准备迎接这份工作——北大的国文教员。
在讲述刘半农的工作情况之前,先来说说其工作之来历。
陈独秀的《新青年》在影响青年的同时也影响到了一位老朋友——蔡元培,陈独秀于是被聘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自然也移步北京。
也正是这个时候刘半农得到陈独秀的推荐,获得这份与自己的身份格格不入的工作。以后的种种都证明了蔡元培这次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正确的选择。北大也是在这个时候熠熠闪光,新文化运动已经拉开序幕。
刘半农的学历注定了其在北大社交圈的尴尬地位,风趣幽默言之有物,即使是任教法科预料教授也难逃被学历阻挡的痛苦。如鲠在喉的学历分层也会带来工作上的尴尬。
文章图片
在一次《新青年》的选才探讨会上,各个方面都很合适的刘半农还是被人提出了学历的问题,初中毕业的水平是否能够胜任职务仍是人们介怀的地方。
而提出这一学历问题的人正是胡适,可见无论是否受过高等教育,无论古今,学历都是最先判断一个人的方式。刘半农自是略显尴尬,没有良好的求学背景,不留样不上大学,再好的文章也被贴上了“浅陋”的标签。
如果说刘半农是个勉强够上北大的青年,那么胡适就是被北大张开怀抱拥抱的年轻人。
几乎同时入职北大的刘胡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求学经历,早在进入北大之前,也就是留学美国之时,胡适就已写出了《文学改良刍议》迅速被《新青年》采纳并发表,这篇文章像新生的号角吹响了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开端。
- 在鲸鱼腹中是一种什么感觉?一个手无寸铁的人,有机会逃生嘛?
- 原标题:板块要爆发?摩根大通旗下基金大举加仓光伏龙头1179%|摩根大通旗下基金大举加仓光伏龙头1179%,万亿巨头一个月5次增持
- 考古人员,在南极洲发现百年蛋糕,研究完蛋糕解开一个“谜”团
- 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秦氏金升:11.28黄金双底看涨、原油下周走势分析及操作建议
- #重构城市想象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改善盘……
- 想清楚一个问题:你觉得富人希望穷人变富吗?
- 几乎每一个在临沂打拼的年轻人都梦想能在临沂买房|10月临沂各县区房价出炉!7000元,在县城也买不到房了……
- 地球不仅26秒脉动一次,还有呼吸声,没有一个科学家能解释
- 平均1.2年一个医学奇迹,感谢创造“脐”迹的你们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还有一个多月|皇姐问房|马上交房了小区公区仍是裸土,济南融汇爱都愁坏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