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人文课堂 | 出尔反尔

_原题是:人文课堂 | 出尔反尔
【课堂|人文课堂 | 出尔反尔】人文课堂
海上大明
公元1405年 , 郑和带领船队开启史无前例的七下西洋 , 航程万余里 , 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 它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壮举 , 也是一场传播东方文明的探索之旅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阅读之声《人文课堂》推出《海上大明》 ,更多完整音频 , 欢迎移步“云听”APP 。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 , 中国人的生活有着海水的底色 。
《水浒传》里的李俊没上梁山前是个艄公 , 兼贩私盐 。 《水浒传》第114回中 , 李俊萌生了退出江湖的念头 , 准备打造一艘大船 , 江海内寻个安身处 。 《水浒传》第119回 , 李俊终于将计划付诸行动 , “尽将家私打造船只 , 从太仓港乘驾出海 , 自投化外国去了 , 后来为暹罗国之主” 。
李俊下西洋 , 从出发地太仓港到目的地暹罗国 , 竟与郑和下西洋的路径高度重合 。 《水浒传》成书于郑和下西洋之前 , 通往海外的“太仓——暹罗”航线 , 显然是为世人熟知的 。
郑和七下西洋 , 至少三次到达了暹罗 。 “暹罗”这个国名 , 是明朝为它取的 。 洪武十年(1377年) , 暹罗斛国的王太子来到大明 。 明太祖册封他们的国王为“暹罗国王” , 赏赐印章的印文即为“暹罗国王之印” 。 《明史》记载:从这个时候开始 , 这个国家正式称为“暹罗” 。
一般情况下 , 民间船只到暹罗选择近海航行 。 这样安全 , 但会拉长航线 。 像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 , 近海航行不仅浪费时间 , 反而不太安全 。
穿越洋面要有复杂的远航技术 , 这种条件只有国家力量才会具备 。 所以李俊跟郑和到暹罗走的肯定不是一条航线 。
暹罗国是郑和船队必须到达的国家 。 由于地缘关系 , 在明朝的外交史上 , 暹罗占有极特殊的地位:大明王朝的第一份“国书”即是颁给暹罗国的 。
《大明会典》记载:洪武十六年 , 明朝开始使用“勘合号簿” , 这是朝贡贸易中必须持有的公文 。 明朝将第一份“勘合号簿”公文颁给了暹罗国 , 以后才逐渐普及到其他各个国家 。 明朝的海外贸易被限定于严格的“朝贡”形式之下 , 每一次都要携带这种公文 , 否则不能开展海外贸易 。 整个明代 , 大明遣使出访暹罗十九次 , 暹罗遣使朝贡大明一百零二次 , “勘合号簿”这种“国书”都是必不可少的 。
暹罗是一个对国际事务极度敏感的国家 , 做出的反应也非常恰当 。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 , 明成祖于奉天殿接受朝贺 , 这里面就有暹罗国的使者 。 明成祖很高兴 , 随后即遣郑和前往暹罗 。
暹罗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暹罗国地形复杂 , 气候异常 , 土地又贫瘠 , 难以耕种 。 从经济到社会 , 暹罗与大明相比都处于一种欠发达的状态 。
但是 , 暹罗又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国家:珍宝无数 , 风情万种 。 今天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泰国 , 不是一日炼成的 。
暹罗国还是个很“开放”的国度 , 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老婆作主 。 暹罗国的女子比男人还大方 , 来了客人热情接待 , 与男人坐在一起吃饭喝酒 。
郑和船队数万人 , 到暹罗国算是开了眼了 。 但是 , 郑和一行千里迢迢奔暹罗国而来 , 难道就是民俗观光吗?当然不是 。 那么郑和到暹罗究竟要干些什么呢?
播讲人简介:
章宪法 , 明史学者 , 安徽省铜陵市作协副主席 , 著有《明季闲谭》《明朝大败局》《明朝大博弈》《海上大明》等 。
大家都在听↓
人文课堂 | 大国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