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持续“进化”,天才才能“涌现”( 二 )


但这是一种曲解 , 即便在生物进化中 , DNA突变也是在现有DNA的基础上进行的 。
一条鱼的DNA发生突变 , 进化出的还是一条鱼 , 而不是鸟或者恐龙 , 只不过鱼的种类可能不同了 。 达尔文并不知道DNA的存在 , 但他在提出“改变并传承”这个说法的时候 , 就已经意识到相关原理的本质了 。
和生物进化一样 , 对人类脑海中的思想来说 , 盲变也并不意味着要白手起家 。 一个有创造力的思想不会创造出与其试图表达的东西毫无关系的形象 。 就像毕加索的草图与以前的艺术作品也并非完全无关 。 例如 , 《格尔尼卡》中出现的马的形象 , 就是毕加索的绘画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
带着死去孩子的女人形象 , 仿佛是弗朗西斯科·德·戈雅的“战争的灾难”系列中的一幅版画 。
换句话说 , 想要创造专业的绘画、小说或者理论 , 训练和经验都是必不可少的 。
路易斯·巴斯德有一句名言:
想法持续“进化”,天才才能“涌现”
文章图片
“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 ”
想法持续“进化”,天才才能“涌现”
文章图片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 。 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 , 我们常常需要终生学习和持续积累经验 。 这些经验可以建立一种神经传导模式 , 正是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 , 新的想法、图像或者旋律才能自发地涌现出来 。 这点和DNA突变是一样的 , 不管突变产生了什么 , 都受限于基因组中现存的DNA 。
大自然无法预知一个变异的生物体将来会如何生存下去 , 就像毕加索同样无法预见一幅特定的草图最后会怎样融入整幅画作之中 。
其他的创造者也不见得多么有远见 。 新墨西哥大学的心理学家维拉·施泰纳·约翰斯对100多位著名的创造者的生活进行了研究 , 包括画家迭戈·里维拉、化学家玛丽·居里和作曲家艾伦·科普兰等 , 最终发现了这种盲目的蛛丝马迹:在这些创造者做出抉择之前 , 他们的头脑中都会涌现出大量新奇的想法 。
想法持续“进化”,天才才能“涌现”
文章图片
上述这些例子都反映了创造力的达尔文本质 , 而这仅仅是一小部分证据 。 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科学发现都是在偶然之间产生的 。
杜邦公司的罗伊·普朗克特是在试图制造一种新型制冷气体的时候发现了特氟龙;
英国发明家托马斯·纽科门是因为恰好碰到引擎外壳上出现一条裂缝 , 冷水意外地进入汽缸 , 这才发明了蒸汽机;
路易斯·巴斯德在看到鸡霍乱菌培养液可以使鸡免疫以后 , 才发现了重要的免疫原理……
这些创造过程中的意外 , 也许能帮助我们意识到 , 我们往往高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
《如何解决复杂问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 , 解释了驱动生物进化的三大决定性力量: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DNA重组 。 在这三大力量的综合作用下 , 生命得以用极具创造性的方式解决进化历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
通过在生物进化与人类创造力之间进行对比 , 作者发现了两者间的惊人相似性 , 提出了借助生物进化的智慧提升人类创造性的独创性观点!
温馨提示:《趣头条》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 , 我们崇尚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