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转化率只有10%,靠什么唤醒沉睡的火山( 二 )


其次是平台支撑 。 国际上 , 发达国家在处理科技成果转化时的惯用做法是在高校成立技术转移转让办公室 , 并且给予充足的岗位 。 在国内 , 虽然大学也有设立技术转移转让办公室 , 但人员数量和编制远远不及以色列、美国、日本这些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国家 。 据相关数据统计 , 中国高校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过美国 , 但专利转化的人才队伍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
最后是专业人才的培养 。 这里的专业人才指的不是医生或者工程师 , 而是为医工转化做好服务的中间人 。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杨涵对这个话题做过非常深入的调查研究 , 他发现在日本的个别大学里 , 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人员 , 保底都有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 这些经验可能来自会计事务所、律所、企业 , 他要懂得法律、市场、投资 , 甚至是政府关系 。
医工转化率只有10%,靠什么唤醒沉睡的火山
文章图片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杨涵
“他首先肯定是专利方面的法律专家 , 这是必须的 。 其次具体到医工领域 , 他多少要有医学背景 , 能够看懂产品 。 他还要有市场的敏感度 , 能够帮助产品来做推广销售 。 转化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 它不是终点 , 最终你是要把学术上的某个成果变成医生患者真正愿意用的东西 , 这是我觉得未来需要着力发展的 。 ”
可以被唤醒的火山
有痛点和堵点 , 就得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
一个鼓舞人心的案例 , 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在这次新冠疫情期间 , 上海公卫中心投入了200万元的自有资金 , 已经带来了上亿元的科研转化成果 。 曾兼任上海公卫中心主任的朱同玉还分享了一个数据:过去的2020年 , 上海公卫中心共有14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 , 合同金额超过2亿元 。
“我们其实是自己建立了一套专利转化的体系 。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 比如科技成果的成本核算制度 , 哪些东西要算进去 , 哪些东西不能算;比如成果转化成立了公司 , 公司怎么来运营管理 , 我们开了无数次的会议来确定这些规则 , 所以我们现在也是上海市专利转化的试点单位 。 ”
更值得一提的是 , 上海公卫中心还按照转化流程设计出了一套小程序 , 所有进入转化流程的科技成果 , 都可以在小程序上进行操作和查看 , 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 也为后续的试点推广提供了可能 。
医工转化率只有10%,靠什么唤醒沉睡的火山
文章图片
除了制度上的突破 , 如何借力资本和产业来推动医工转化 , 也是当天嘉宾们热议的话题 。 上海敦复医疗投资管理集团CEO卓光嵩表示 , 医工转化到了后期 , 普遍会面临医疗专业之外的企业管理问题 , 他曾合作过一个医学成果转化项目 , 双方在签订合同时 , 对方明确表示 , 自己只专注于产品研发 , 其它所有事项 , 包括知识产权保护 , 都要由企业来负责打通 。
“我就是想说 , 如果我们的科学家或者专家 , 自己没办法全身心地入局 , 多和产业界或者投资界来合作 。 现在的创新已经过了那个靠想法就能成功的阶段了 , 它既需要横向的协作 , 也需要纵向的接力 , 把技术、企业和资本真正融合在一起 。 ”
医工转化率只有10%,靠什么唤醒沉睡的火山】但无论是制度设计 , 嫁接资本 , 还是平台搭建、人才培养 , 想要真正把医工转化这件事做大做好 , 就不能光靠一家医院 , 一家企业 , 而是需要一个强大的综合性平台 , 来承载上述所有的配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