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地震只能预警不能预报?技术卡点究竟在哪里,能被突破吗?( 二 )


预报和预警二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一个是事前 , 一个是事后 。 为什么我们不用更安全的预报而用预警呢?这是因为地震的瞬时性和突发性 。
为何地震只能预警不能预报?技术卡点究竟在哪里,能被突破吗?
文章图片
Tips:地震波seismicwave , 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 , 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 。
之前说了地震的产生是由于地壳运动的内应变能积聚过多导致的 , 而我们无法预测这个能量累积到什么程度才能导致地壳断裂 , 因此地震对于我们而言就是瞬时的、无预兆的 。 地震预报必须包括 , 时间、地点、震级 , 但是我们现在的技术无法检测到地壳的内部活动 , 并且对于地震产生的原理还不够了解 , 因此到目前为止 , 地震预报都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
而预警相对预报而言更简单 , 不必研究地震的时间之类的 , 只需要用地震波检测仪器或者通过建立地震预警分析模型来检测P波的阈值 , 只要地震波幅超过一定的阈值 , 就发布预警信号 , 及时组织群众避难 。 因为地震预警是在地震来临前十几秒钟发布的警报 , 又称“震时预警” 。
为何地震只能预警不能预报?技术卡点究竟在哪里,能被突破吗?
文章图片
Tips:地震警报earthquakewarning , 通常采用音响警报器 , 按预先规定的简单的地震警报音响信号 , 把将要发生地震的信息告诉社会 , 以便立即采取防震措施 。
地震预警的手段在我国并不陌生 , 早在东汉时期我国著名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侯风地动仪来记录地震 , 并成功记录了发生在阳嘉元年的陇西大地震 , 但是这只能针对已经发生过的地震 , 并不能预警 。 因此人们一直想要在地震来临之前就做好防御准备 , 减少人员伤亡 。 但是囿于科学技术的限制 ,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无法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及检测机器 。
到20世纪 ,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 我们根据森林大火、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模型 , 设计出了地震预警模型 , 同时制造出了检测地震波的地震仪和检波器 。 目前包括我国、美国以及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建立的相对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以及地震检测台网 。
为何地震只能预警不能预报?技术卡点究竟在哪里,能被突破吗?
文章图片
Tips: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 。 由中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于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 , 《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记载了张衡的这一发明 。
地震预警除了能够帮助人们逃生以外 , 还能有效地防止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 。 随着时代的进步 ,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 城市中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大型化工厂、加油站、高速铁路、城市管网等工程越发密集、这些重大基础工程和城市生命线工程 , 一旦发生地震除了直接损失外 , 还会带来严重的次生灾害 。 比如说石油泄露、毒气泄漏、建筑倒塌、火灾、断水断电 , 导致城市瘫痪的同时还延迟救援的时间 , 引发更大的灾难 。 而有了地震预警之后 , 人们就能提前关闭机器阀门 , 减少毒气泄漏 。 保护城市管网系统 , 不让城市瘫痪 。 同时远离高大建筑物 , 保护自身安全 。
为何地震只能预警不能预报?技术卡点究竟在哪里,能被突破吗?
文章图片
Tips: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进入了食物链,从低等的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无一能幸免 。 成批海鸟被困在油污中,它们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可能中毒或死亡 。
虽然地震预警只有十几秒的时间 , 但是作用是显著的、有意义的 , 它配合防震减灾办公室 , 将地震台网的检测功能扩展到有效防震减灾领域 。 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提供有力的保护 。
地震预警的局限
虽然地震预警系统能够起到预警及防范次生灾害的作用 , 但是地震预警也有其局限性 。 因为地震预警系统是通过接受P波打时间差来预警地震的 , 所以是个瞬时性的警报 。
为何地震只能预警不能预报?技术卡点究竟在哪里,能被突破吗?
文章图片
Tips:P波即是地震纵波 , 又称胀缩波 , 是地震时从震源传出的一种弹性波,传播它的介质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
因此处在震中的受灾群众只有十几秒钟或者不足十秒的时间逃生 , 这样短的时间很难做到有效的防御措施 。 身处室外的群众 , 还能及时远离高楼大厦 , 但是在室内的群众就很难逃出家门 , 还有可能在惊吓之中做出跳楼等危险举动 。
而身处在震源之外100到200公里的地区震感较弱 , 即使提前30、40秒收到了提示 , 也没有什么感觉 。 比如说19年6月宜宾长宁发生6级地震时 , 成都提前61秒接收到警报 , 而长宁本地只有不足10秒的时间逃生 。 这对处于震源中心的受灾群众来说 , 最多能找个好地方避险 。 因此我们既不能过分夸大地震预警的作用 , 也不能轻视它的作用 。 目前 , 地震预警仍是我们观测地震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