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屡屡爆雷,是改革阵痛,还是被资本市场抛弃了?


平安屡屡爆雷,是改革阵痛,还是被资本市场抛弃了?
文章图片
8月18日 , 许英琼在直播平台举报 , “在平安做了11年 , 最高团队人力200人 , 今天我实名举报重庆平安人寿逼迫我购买自杀保单 。 ”
根据其在举报信中的叙述 , 从她2010年进入公司以来 , 历届领导以威逼利诱使她购买“自杀保单”19件 , 合计273万元保费 , 已缴纳保费170万 。
8月23日 , 中国平安(02318)在微博上发布回应:公司高度重视举报内容 , 旗下平安人寿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 目前正在进行核查 , 并积极和当事人进行沟通 。
针对此事件 , 我想提出一些问题 , 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下:
其一、据了解 , 自保件在保险行业是比较普遍的 , 但是合理吗?
所谓“自杀保单” , 就是“自保件” , 即险企员工在没有卖掉相应保单任务后 , 为了保住工作 , 就自己为自己买份保险 。
一方面是业务员可以买来 , 充当自己的业绩指标 , 另一方面保险行业内 , 部分从业者收入较高 , 出于自身保障需求为自己或为亲属购买百万级别的保险 。
但在行业中或存在一种灰色套利行为 , 就是保险代理人自购保单 , 先提升了自己的业绩并赚了佣金 , 然后再全额退保 。
调查出真相之前 , 我们暂无法判断举报人用贷款购买保险是迫于压力还是想套利 。 因自身不舍得离职 , 放弃这个年薪百万的机会?还是因个人利益受损 , 跳出来举报?
无论哪一种情况 , 保险业和保险公司或许都应该对此进行长期有效的规范和改革 。
其二 , 中国平安的股价屡创新低 , 是不是公司内部出了问题?
今年以来 , 中国平安的股价跌跌不休 。 8月24日上午录得历史新低62.8港元 , 较今年年初的101.929港元 , 股价几近腰斩 。
平安屡屡爆雷,是改革阵痛,还是被资本市场抛弃了?
文章图片
根据公司年报 , 2020年 , 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内含价值为8245.74亿元 , 较年初增长8.9%;实现净利润960.72亿元 , 同比下降7.4% 。 平安寿险的净利润占集团全年总利润的三分之二 , 可见寿险业务在平安版图中的重要作用 。
我们来看从几个不同角度看这个问题 。
在代理人人数层面 , 有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0年 , 中国平安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持续下降 , 2019年年底的116.7万人 , 较2018年底的142万人减少了17.7% , 2020年底同比下降了12.3% , 降至102万人 。 此外 , 2020年代理人人均月收入为5793元 , 同比下降8.2% , 活动率大幅下降11.6%至49.3% 。
从2019年开始 , 中国平安将先前的“人海战术”战略转向“健康人力”策略 , 提高了代理人的入口和出口的要求 , 收入机制较原来的吸引力下降 , 导致总体上终端销售积极性变差 。
加上行业市场相对饱和 , 保险产业出现同质化产能过剩 , 甚至供给侧危机 , 平安就更难了 。 有调查显示 , 目前国内共有人身保险公司91家 , 财产保险公司88家 , 近1000万人在卖保险 , 产能严重过剩 。
因此 , 平安的保费收入也出现了下降 , 实际产能下滑 。
2020年度 , 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全年规模保费5994.32亿元 , 同比下降2% 。
在2021年1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 , 中国平安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75.36亿元 , 同比下降5.19% 。
从NBV也就是新业务价值层面 , 自2018年起 , 中国平安出现NBV增速逐年放缓 , 2020年甚至呈现负增长 , NBV下降超34% , 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下降14% 。
平安屡屡爆雷,是改革阵痛,还是被资本市场抛弃了?
文章图片
中国平安表示 , 新业务价值下降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公司传统代理人线下业务受阻 , 同时宏观经济及个人收入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 , 导致客户对长期保障产品的消费支出暂时放缓;线下大型活动举办依然受限 , 线下面对面拜访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 公司高价值的长期保障型业务受到一定冲击 。
新业务价值的增速放缓甚至下降 , 说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下滑 , 有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 并且释放出问题 。 如代理人积极性降低 , 新保单不好做 , 保证不了足够的收益 。
中国平安的投资能力如何呢?
不得不提起中国平安踩雷华夏幸福 。
据悉 , 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 , 中国平安分别以23.65元和24.597元的股价合计买入华夏幸福7.5亿股股份 , 以25.25%的持股比例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
如今 , 华夏幸福股价已跌至3.85元 , 粗略计算 , 中国平安在账面的浮亏已经超过150亿元 。 期间华夏幸福曾派发一次分红 , 每10股派15元 , 据此计算 , 中国平安获得股息收入11.2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