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S,眼镜界的优衣库如何炼成?( 二 )


首先是验光机器 。 从综合验光仪到裂隙灯 , 一家眼镜店的设备投入成本大概在15万元左右 。 验光不只是测量屈光度数 , 还需要对眼睛(眼睑、角膜、虹膜等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
但在眼镜店里的免费验光服务 , 商家一般不会给出更全面详细的验光单 , 多数商家仅仅是告知顾客是否散光和其屈光度数 。
个中原因无非就是商家为了留住验光的潜在顾客 。
如今眼镜行业的信息透明度有着越来越高的趋势 , 消费者可以从各种渠道和平台去了解配一副眼镜的成本和更高效的方式 。 过去的镜架和镜片都要通过眼镜店给顾客验光、加工后售出 , 所以不像数码产品和其它「可选消费品」 , 眼镜的销售成本蕴藏着服务性 。
而现在的状况是 , 部分消费者开始觉醒 , 他们寻求更好和更美观的镜架 , 镜片也可以从网络渠道购买和配制 , 因为成本就被摆在那里 , 一览无余 。
所以眼镜店往往会在验光单上做出标识:仅供参考 。 这是由于验光配镜的舒适度对于每个顾客来说是因人而异的 。
第二是视光人员的配置 。 除去门店月租、设备投入和原材料存货成本等等 , 验光师也是重中之重 。
在招聘网站搜索上海地区验光师 , 一名验光师 , 不算公司需要承担的社保公积金 , 一个月至少也要给5000元工资 , 每个眼镜店至少要有2名验光师 , 他们往往也充当着销售的角色 , 这样才可以拿提成 。
以上种种成本 , 最后都会包含在售价内 。
JINS,眼镜界的优衣库如何炼成?
文章图片
如果说眼镜是流水线的产物 , 那么配镜的工作就起着决策性的作用 。 而中国消费者往往更愿意为实实在在得到的商品买单 , 而非服务成本 。
在美国 , 想要成为一名视光师必须先拿到O.D.学位 。 在美国读O.D.还需要参加OAT考试 , 涉及科学、阅读理解、物理和定向推理4个方向 。 所以他们的执业范围更广 , 相当于社区眼科医师 , 验光是工作的一部分 , 同时也可以对消费者做更全面的眼科检查 。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2020年5月的数据 , 在美国 , 视光师的年薪中位数高达$118,050 。 收入最低的人群中 , 10%的年薪少于$52,810 , 而收入最高的人群中 , 有10%的年薪高达$192,050以上 。 2019年美国约有44,400个视光师职位 。
不难发现 , 视光师其实是一个需要很多知识储备且很有前景的职业 。 而中国大多数眼镜店的验光师往往接受培训2-3个月即可上岗 , 甚至一部分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 , 从业者水平良莠不齐 , 更别提准入门槛较低了 。
这正是卖方市场链条中的一环:消费者对验光的不重视 , 使得眼镜门店需要对顾客的其他需求作出即时、快速的反应 , 「验光」的地位进而降低 。
由此可见 , 能把验光服务标准化 , 并且形成高标准和强品牌认知的眼镜店才能胜出 。
《体验式营销》作者BerndSchmitt认为 , 只是强调品牌的特性和性价比是无法在相似的产品中独占鳌头的 , 只有提供顾客真正渴望的体验 , 方能胜出 。
一次畅快的体验来自于「参与」 , 让消费者可以亲自摸到、碰到、闻到;其次则是「感受」 , 通过文章和影像来提供「前人的体验」 , 使得潜在的顾客产生想要拥有的情绪 。
JINS,眼镜界的优衣库如何炼成?
文章图片
JINS如何成为「眼镜届的优衣库」
在眼镜行业的发展浪潮里 , 「快时尚」眼镜品牌在供应链上有着革命性的更新 。
在地理位置上 , 它们从传统的沿街店铺里走出去 , 来到了大型购物中心里;在数字化上 , 它们有着响应更快速的网络销售体系 , 线上配镜流程也比传统眼镜店流畅得多 。
而更关键的是 ,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 眼镜的价格更加透明化了 , 这就减少了服务和沟通的成本 。
比如 , 当你走进JINS , 配眼镜的流程其实是被视觉化到每一块区域的 。 线条分明的木质结构 , 会为整个店铺空间增加一种工业的秩序感 。
这种工业化的气息会营造出一种「工厂」的氛围——眼镜好像还没有制作完成 , 消费者本身正是参与制造的一环 。 像是来到生产流水线 , 直到把钞票两手一交 , 眼镜才「出炉」 。
这就是前文提到的「体验式营销」 。
JINS,眼镜界的优衣库如何炼成?
文章图片
恣意地试戴各种镜架 , 这对于社恐患者来说恐怕是巨大的福音 。 没有围绕左右的销售人员 , 消费者或许可以更自如地购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