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就破发!理想汽车还能花4年,从年销3万辆做到年销百万辆?


上市首日就破发!理想汽车还能花4年,从年销3万辆做到年销百万辆?
文章图片
8月12日 , 理想汽车紧追小鹏汽车的步伐 , 也正式登陆港股 , 定价118港元每股 , 大约募资116亿港元 , 弹药更加充足了 。
但整体表现并不如预期 , 上市首日即破发 , 微跌0.85% , 当初打入美股首日暴涨50%的盛况不再 , 仿佛失去了被炒热的魔力 。
01
上市首日遇冷
资本看重的是想象空间 , 而理想成立6年仅有一款理想ONE在售 , 相比之下蔚来(NIO.N)、小鹏已有三、四款车型攻占市场 。 与此同时 , 增程式动力的不被看好、“割韭菜”、“座椅水银门”等负面言论也在影响着市场对理想的看法 。
作为参考 , 同样在港股上市的小鹏汽车虽然也遭遇破发 , 但截止8月12日股价为166港元 , 市值为2754.97亿港元 , 明显高于理想 。
对此 ,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沈亚楠(下图右二)表示:“我们并不是特别关注于短期的股价 , 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有效地开辟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 储备足够的弹药 , 让我们能够有效地进入下一阶段的竞争 。 ”
究竟“弹药”多少才足够?
上市首日就破发!理想汽车还能花4年,从年销3万辆做到年销百万辆?
文章图片
上个月 , 何小鹏给出过这样的预测 , “如果从0到1大概要200亿的话 , 第二步的这个钱肯定超过300亿 , 这是一个基础 。 ”言下之意 , 如果造车新势力的门槛是200亿元 , 现在进入下一轮竞争厮杀则至少需要300亿元 。
虽然理想去年已实现毛利率转正 , 营收大增 , 但依然很缺钱 。
根据理想汽车的港股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1年5月31日 , 理想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余额为349亿元 。 而截至2021年3月31日 ,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余额分别为475亿元、362亿元 。
相比蔚来、小鹏 , 理想汽车的资金实力略显薄弱 , 而且在美股的融资表现并不如前两者 。 截至8月12日 , 理想汽车在美股市值为315.2亿美元 , 小鹏汽车为359.9亿美元 , 蔚来汽车为705.38亿美元 。
所以对理想来说 , 更应该学会如何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 , 不然像某地产公司花光400多亿元依然迟迟造不出一台量产车 , 就会变成反面教材 。
02
钱会花在哪里?
从理想汽车公布的招股书来看 , 此次所募集到的资金主要用在四大方面:
一是电动化 , 研发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平台及未来车型 , 以及未来增程电动车型;
二是智能化 , 研发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技术;
三是产能与营销网络、充电网络的扩充 , 包括扩大产能、扩张零售门店与交付及服务中心、推出高功率充电网络;
四是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前两者就是理想汽车的“刀刃” , 毕竟电动化与智能化是当今汽车行业最最最重要的两条赛道 , 自然也是理想汽车下一代产品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 究竟这刀刃锋不锋利?
先来看电动化 , 理想汽车将会基于高压纯电动车开发平台——Whale平台和Shark平台 , 在2023年起每年至少推出两款纯电动车型 。 此外 , 理想汽车还会分别在2022年、2023年分别推出一款增程式全尺寸豪华智能SUV、两款增程式SUV 。
上市首日就破发!理想汽车还能花4年,从年销3万辆做到年销百万辆?
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 , 在未来1-2年的时间内 , 增程式驱动依然是理想汽车的主旋律 , 直至2023年才推出首款纯电动车 , 这样的节奏无疑是偏慢的 。
一方面无论是大众、吉利等传统车企 , 还是蔚来小鹏等新势力 , 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在纯电动市场取得号召力;另一方面 , 上海已经明确2023年会对增程式车型停止发放免费牌照 , 将会在部分地区痛失政策优势 。
理想汽车对这问题一点都不担心 , 在它眼里 , 增程式动力车型最大的敌人不是纯电动车 , 而是燃油车 , 要跟后者比燃油经济性 , 要跟燃油车抢蛋糕 。 而政策问题上 , 目前国家层面并没对增程式车型“一刀切” , 所以在大部分城市还是享有政策优势 。
这样的自我安慰也不是没有合理性 。
上市首日就破发!理想汽车还能花4年,从年销3万辆做到年销百万辆?
文章图片
对于为什么在2023年才推出纯电动车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等 , 等动力电池成本大幅下降 , 等电池技术成熟 , 等充电网络完善 。
在理想的招股书中提到 , 其纯电动转向除了上述提到的两大高压电动车开发平台外 , 还包括4C高倍率电池组、高倍率充电网络 , 几乎涵盖整个电动车生态链 , 目的是要让纯电动的成本、使用便利性尽可能接近燃油车 , 即将充电时间缩短至10至15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