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声浪丨现金短债比转“绿” 大名城下一步如何“转”

央广网8月11日消息(采访人员安垚)在房地产行业 , 闽系房企“激进”的标签根深蒂固 。 曾经它们凭借“强扩张、快周转、高杠杆”的发展模式 , 实现规模的快速增长 。 却也因为“高风险”的盈利模式 , 让部分成员出现“暴雷”等情况 。
同为“闽系” , 成立于1986年的大名城表面看起来像个异类 。 与多数脚踩“红线”的闽系房企不同 , 如今的大名城债务结构已经完全符合“三道红线”要求 。
近日 , 大名城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 ,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38.31亿元 , 资产负债率62.50% , 扣除预收账款资产负债率46.09% , 净负债率53.08% , 现金短债比为1.62 。
按照“三道红线”标准 , 大名城顺利转“绿” 。 但深入分析这份半年报的数据 , 解决了债务指标的大名城 , 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去逐个击破 。
财报声浪丨现金短债比转“绿” 大名城下一步如何“转”】营收下降扣非净利润降幅超八成
财报声浪丨现金短债比转“绿” 大名城下一步如何“转”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大名城2021年半年报 , 央广网发)
大名城2021年半年报显示 , 公司营业收入约42.03亿 , 同比下降45.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2.39亿 , 同比下降21.01%;基本每股收益约0.096元 , 同比下降21.05% 。
面对这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 , 大名城给出相应解释:房地产行业存在销售周期与收入确认周期不匹配 , 本期新增结转项目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度减少 , 新获取高毛利项目尚未竣工 。
具体来看 , 新结转项目导致收入减少约5.54亿元;合并范围的变动导致收入减少约3.34亿元;存量项目交付面积的减少导致收入减少约25.68亿元 。
此外 , 公司转让子公司 , 合并范围变动导致同比收入和利润较上期变动减少 , 未来收益提前兑现 , 所产生的收益为非经常性损益 , 从而导致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增加 , 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大幅减少 。
报告期内 , 大名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0.47亿元 , 同比下降的84.3% 。 也就是说 , 2021年上半年大名城约2.39亿元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中 , 有约1.91亿为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的净利润 。 而这部分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的净利润主要来源就是处置子公司 。
处置子公司实现现金短债比1.62
处置子公司 , 为大名城带来的不仅是非经常性损益的大幅增加 , 对提升现金流、助力“三道红线”顺利转“绿”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
大名城2020年年报显示 , 公司扣除预收账款资产负债率为48.84% , 净负债率为70.90% , 现金短债比为0.54 , 踩中一条红线 。
而大名城2021年半年报却显示:截至报告期末 , 公司资产负债率62.50% , 扣除预收账款资产负债率46.09% , 净负债率53.08% , 现金短债比为1.62 , 未踩中红线 。
半年内 , 大名城到底施了什么“魔法” , 让其他两道红线下降的同时 , 还能让现金短债比大幅提升 , 由“红”转“绿”?其实 , 在大名城2021年的半年报里就已经揭秘 。
截至2021年上半年 , 大名城货币资金约38.21亿元 , 同比2020年年末上升62.88% , 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及处置子公司所得 。
报告期内 , 大名城的销售回款并不理想 。 截止报告期末 , 大名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约47.48亿 , 较2020年同期的68.87亿减少了约21.39亿 。
这也就是说 , 本期大名城货币资金增加的主要原因来自处置子公司所得的约6.74亿元的现金净额 。
截至报告期末 , 大名城的短期借款约13.75亿 , 较2020年末增加34.05% , 主要系本期新增短期借款所致;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9.95亿元 , 较2020年末下降70.25% , 主要系本期偿还一年内到期的负债所致 。
根据现金短债比的计算公式【货币资金/(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可以看出 , 一增一减之间 , 大名城的现金短债比就从2020年末远低于标准线1的0.54 , 变更为1.62 , 完成了现金短债比由“红”变“绿”的目标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 随着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减少 , 大名城的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分别较2020年期末增加约2.89亿、12.57亿 。 截止报告期末 , 大名城的负债总额约230.72亿元 , 较2020年期末仅下降了约6.41亿元 。 所以实际上 , 大名城的债务总量变化并不大 ,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呈现 。
第二曲线业务受挫规模掉队
但无论如何 , 相较于动辄资产负债率超80%的房企而言 , 大名城的财务结构都算得上“稳健” 。 或许有人会问 , 财务结构如此“稳健” , 有着30余年历史的大名城为何规模如此受限 。 这恐怕就要从大名城第二曲线业务的选择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