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住猫的后颈皮,它就会变乖,这招对老虎有效吗?
猫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宠物 , 它的身上有着许多神奇的现象 , 比如其中很典型的一个就是用手捏住它的后颈皮 , 猫马上就会蜷缩着身体一动不动 , 变得十分乖巧 。 很多宠物店给猫做清洁、宠物医院给猫治疗的时候 , 都会利用这一现象 , 用夹子夹住猫的后颈皮 , 从而使之能够安静下来 , 配合人们完成操作 。
既然在猫的身上发现了这一现象 , 那么老虎也是猫科动物 , 这招对它也有效吗?
文章图片
《水浒传》里对武松打虎的细节进行了描述 , 通读之后你会发现武松最后也是用手抓住老虎的顶花皮 , 然后将其按下一通铁拳伺候 , 才将老虎打死的 。 看起来就像是武松误打误撞像抓猫一样抓住了老虎的“死穴” , 老虎这才安静了下来让武松有机可乘 。
不过玩笑话终归是玩笑话 , 从科学层面而言 , 捏住老虎的后颈皮 , 究竟能不能奏效呢?
文章图片
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捏住猫的后颈皮 , 它就会变乖 , 这一现象在学术上有一个专门的词语 , 叫“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 , 是一种后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 换句话说就是不是先天就有的 。
关于条件反射 ,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膝跳反射” , 即用外力轻快地叩击膝腱 , 小腿就会不由自主地急速往前踢 。 不过需要知道的是 , 与“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不同 , “膝跳反射”是先天的 , 几乎只要是健康的机体 , 都有这一现象 。
猫“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产生的根源 , 来自于母猫对幼崽的搬运 。 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可能都或多或少见过这一现象 , 猫在育幼阶段非常敏感 , 如果它的窝被人们发现了 , 母猫会马上带着幼崽撤离到另一处窝点 , 而母猫搬运幼崽的方式 , 就是用嘴咬住幼崽的后颈皮 。
由于母猫长期采用这种方式移动幼崽 , 久而久之在小猫的身体里就形成了条件反射 , 只要是捏住了它的后颈皮 , 猫咪们就以为是母猫在搬运它们 。
文章图片
这一现象也能用进化论来解释 , 在自然界中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普遍适用 。 假设一窝小猫里 , 有一些不乖的个体 , 在母猫搬运过程中动来动去 , 很有可能就掉下来摔死了 , 或者为了更好地叼住这类幼崽 , 母猫会加大咬合力度 , 从而使得幼崽受伤 。
而那些一叼起来就蜷缩着身体 , 变得乖巧的幼崽 , 发生意外的风险就很低 , 久而久之 , 就相当于筛选了一遍 , 那些“不乖”的个体基因 , 就被淘汰了 。
“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既然是后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 那就意味着如果不是采用“咬后颈”这一方式搬运幼崽的动物身上 , 是不会出现这一现象的 , 比如人类、猴子、猪等 , 无论你怎么捏住后颈 , 都没有相关反应 。
另外 , 像动物园里的老虎、城市里养的宠物猫等 , 一出生之后就被人类带离母体进行人工饲养 , 在这类动物的身上 , 也是不会产生“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的 , 因为它们没有经历过被母亲咬住后颈搬运的这一过程 。
文章图片
在生活中 , 我们也曾接触过一些动物表演的节目 , 比如一些大师宣称能够对动物进行催眠 , 节目上也确实能将鸡、青蛙、蜥蜴等动物给“整”成假死状态 , 就好像真的被催眠了似的 。
其实这是利用了动物的“强直性静止”原理 , 当动物突然受到惊吓时 , 会马上进入一种假死的状态 , 在自然界中 , 动物们往往利用这一现象来躲避天敌 。 与“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不一样的是 , “强直性静止”是与生俱来的 。 唤醒它们的方式也很简单 , 轻轻拨弄一下 , 或者制造声响即可 。
文章图片
虎、猫同为猫科动物
老虎和猫虽然同为猫科动物 , 但它们却分属于不同的亚科 , 老虎属于豹亚科 , 猫属于猫亚科 。
当今猫科动物都是由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演化而来 , 猫形类在演化的过程中有多个分支 , 一支为古剑齿虎类 , 一支为伪剑齿虎类 , 一支为真猫类 , 一支为古猎豹 。
古剑齿虎类和伪剑齿虎类分别在第三纪的早期和晚期灭绝了 , 古猫类得以幸存 ,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又分成三个分支 , 一支为恐猫类 , 一支为真剑齿虎类 , 一支为真猫类 。
- 冷空气,气温|12月的开篇全省放晴,冷空气余威尚存
- 桥西区|桥西区关于紧急寻找次密切接触者同空间人员的公告
- 接触者|化德县关于急寻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公告
- 北极和南极——地球上未被开发过的“宝库”
- 哈维尔穿越是真是假,真有平行空间吗?2027年的人类都消失了?
- 10条关于大白鲨的冷知识,幼鲨在母亲子宫里就开始互相残杀
- 格陵兰岛出现强降雨,雨量相当于500个西湖,什么原因导致的?
- 入殓师:因为被尊重而成为人
- 20多张显示世界仍然充满谜语的图片
- 夫妻俩淘来一块石板当咖啡桌用了半辈子,竟是罗马帝国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