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奈雪的茶”,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 二 )
文章图片
进一步研究发现 , 奈雪盈利能力下降根本原因在于 , 成本压力攀升 , 失效的规模效应所致 。
2020年 , 奈雪的材料成本高达11.6亿元 , 同比增加26.6% , 在总收益中占比连续三年呈上升势态 , 从2018年的35.3%上升至2020年的37.9% 。 从数据上看 , 奈雪的采购成本明显没有出现规模效应 , 即未因采购规模扩大而出现单位采购成本下降的情形 。
从经营数据来看 , 奈雪更已资不抵债 , 且恶化环境正在不断加深 。 2018年~2020年 , 奈雪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08.17%、107.29%、112.81%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1.07亿元、-1.46亿元、-4.24亿元 。
不难看出 , 如何压缩成本 , 提升盈利空间 , 成为了奈雪的当务之急 。
但很显然 , 低成本与高品质 , 很难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 由此可见 , 经营压力或许是造成奈雪忽视食品安全的主要缘故 。
难寻规模效应 , 成长逻辑被证伪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 , 如果持续扩店不能带来规模效应 , 奈雪的成长根基与逻辑将发生动摇 。
在餐饮行业 , 一个品牌的成长性与资本市场估值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门店是否能持续扩张 , 而对于持续融资开店的企业而言 , 开店的根本目的就是形成规模效应 。 但奈雪在疯狂扩张后 , 显露出每况愈下的运营效率 , 无不尽情揭示了奈雪的故事将很难演绎下去 。
资本市场对奈雪成长逻辑被证伪 , 似乎早有预感 。
与“现制茶第一股”高大形象不同的是 , 自奈雪成功上市以来 , 公司股价表现持续低迷 。 截至8月3日 , 公司股价报价为9.72元/股 , 上市以来短短24个交易日 , 股价跌幅接近50% 。
如今 , 热衷于疯狂扩张的奈雪 , 已常常被拿来与在隔壁咖啡赛道上红极一时的瑞幸咖啡做比较 。 同样是烧钱扩张不止 , 还越卖越亏 , 质疑声音自然也就不绝于耳 。
文章图片
但不可否认 , 赔本赚吆喝的奈雪 , 赶上了最好的时刻 。
据灼识咨询披露数据显示 , 我国现制茶饮在2016年开始快速增长 , 2015年~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9% , 2020年市场规模为1136亿元 。 预计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进一步提升至24.5% , 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3400亿元 。
不难看出 , 现制茶赛道是一个增速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 。 但眼下市场虽大 , 竞争同样也十分激烈 。 如今 , 在火热的赛道上 , 最不缺的就是新晋品牌 。
据安信证券披露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底 , 我国约有34万间现制茶饮店 。 其中 , 连锁品牌约有1万个 , 连锁高端现制茶饮品牌约有100个 , 平均每个品牌拥有门店24家 。 2021年上半年 , 现制茶融资规模达53.42亿元 , 远超2020年披露金额17.03亿元 。
【起底“奈雪的茶”,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你拥我挤 , 行业“内卷”严重的势态下 , 一直无法打造出规模效应 , 加之为压缩成本疑似降低品质的奈雪 , 接下来如何做好品质与成本的管控 , 无疑是其难以跨越的一道坎 。
-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嫦娥与玉兔联手破谣言,证明月球是“广寒宫”
- 北极和南极——地球上未被开发过的“宝库”
- 科学家能通过“引力透镜”观测遥远星系,对方也同样在观测我们?
- 同人类共演化,解开人类“褪毛之谜”的虱子,现如今怎么消失了?
- 精装变“惊装”?!厦门一新房漏水、租客退租,谁来赔?法院判了……
- 暴跌13%!油价真的要“大跌”了!就在下周五晚上
- 奥密克戎,压垮全球风险资产的“最后一根稻草”?
- 传说中的“龙”或真实存在2:营口坠龙事件,专家的辟谣你信吗?
- 车事快讯11月28日消息|涨多跌少!大涨1.5元/升!下周油价“大跌”
- 俾格米人,为什么身材如此矮小,却能在10岁前结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