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倒了”,家长就会“躺平”吗?


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倒了”,家长就会“躺平”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据媒体报道 , 针对教培行业监管的“双减”文件(中办发〔2021〕4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已正式落地 。 部分试点市县已提前获悉相关政策精神 , 正据此继续开展监管工作 。 《意见》规定 , 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 , 严禁资本化运作 。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
这一监管措施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 , 这也意味着已经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 , 面临要么退市(如果只进行学科培训的话) , 要么剥离学科培训业务的选择 。 而除了禁止资本化这一禁令外 , 禁止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及寒暑假期开展学科类培训 , 也将让大部分培训机构难以维系 。
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倒了”,家长就会“躺平”吗?】这些监管措施组合拳 , 显示出国家治理校外培训乱像 , 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决心 。 客观而言 , 校外培训机构在资本的推动下 , 大搞焦虑营销 , 刺激家长的焦虑情绪 , 把本来给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选择的补课班、兴趣班发展为“全民培训” , 确实需要严格治理、监管 。
需要指出 , 根据文件 , 对校外培训的从严监管 , 并非“一刀切”关停所有校外培训机构 , 而是要求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必须依法依规 , 在规定的经营时间内依法经营 , 不得进行提前教育、超前教育 , 同时 , 放开培训机构的非学科培训 。 这是让校外培训机构回到本应该有的功能定位上 。
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倒了”,家长就会“躺平”吗?
文章图片
落实“双减”文件 ,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做出转变 。 一是选择退市、退出 , 假如校外培训机构的主营业务就是学科培训 , 那么 , 按监管规定 , 学科培训的营利空间被极大压缩 , 不能资本化 , 不能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培训 , 因此已经上市的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就得退市 , 如果再认为学科教育培训无利可图 , 则全面退出 。
二是选择剥离、转型 , 上市的校外培训机构如果还有非学科培训业务 , 那可以剥离学科培训业务 , 以非学科培训业务上市 。 为生存与发展 , 培训机构必须进行转型 , 在发展思维上 , 要转型做教育 , 而不是追求做生意 , 在培训内容上 , 要转型做非学科培训 , 包括素养培训、成人培养、技能培训等 。 这将带来校外培训机构的大洗牌 。
但对培训机构进行严监管 , 很难说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培训负担就会降下来 。 毫无疑问 , 从严监管校外培训机构 , 会遏制“全民培训” , 缓解家长的培训焦虑 。 但是 , 如果不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 全社会存在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唯名校论 , 那很难把学生从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 家长和学生们会主动选择躺平吗?如果家长仍有培训需求 , 限制了公开、合法的培训 , 培训就会转到地下经营 , 家长请私教盛行 。
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倒了”,家长就会“躺平”吗?
文章图片
这就要进一步疏导家长对校外学科培训的需求 , 一方面 , 在禁止培训机构利用节假日、寒暑假进行学科培训后 , 必须发展社区托管 , 给学生提供去处 , 否则 , 无法照看孩子的家庭就面临照看孩子的难题 。 而且 , 假期托管不能只是看护孩子 , 如果只是看护 , 那家长并不愿意送孩子去这样的托管班 , 而会选择请家教 , 或者送孩子到地下培训机构 。
另一方面 , 必须切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 拓宽学生的成才选择 , 淡化教育的分层功能 , 如果还是用单一的分数评价、选拔学生 , 并按学生的分数高低配置高中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 , 如中考后的普职分流变为普职分层 , 那我国社会的教育焦虑与教育内卷就很难消除 。 简单来说 , 只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 给学生创造多元成才选择 , 才能把学生从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 不改革教育评价体系 , 治理就会是治标不治本 , 按下葫芦起了瓢 。
本文转载自企鹅号“熊丙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 , 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