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仔到千万年薪,从小技术员到掌舵人,实现收入935亿

去年夏季以来 , 集装箱运价不断上涨 , 主要原因是防疫物资、生活用品等货物需求持续旺盛 , 集装箱等装载设施日益短缺 。 根据波罗的海交易所的数据 , 到2020年底 , 中国至美国西部和东部沿海最繁忙航线的运价分别比2019年提高208%和110% 。 从亚洲到欧洲的集装箱货运量也意外飙升 。 仅12月份 , 中国至北欧的货运量就增长了60%以上 , 至鹿特丹的货运量甚至全年增长了近6倍 。
从打工仔到千万年薪,从小技术员到掌舵人,实现收入935亿
文章图片
而你知道吗?集装箱极度短缺的我国 , 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国 。 而提起集装箱 , 就绕不过“中集之芯”麦伯良 。
从一个只有59名员工、只生产集装箱的小工厂 , 到一个拥有9个业务部门、5万名员工的跨国集团 , 中集集团创造了集装箱行业的传奇 。 而这个传奇的创造者离不开中集集团的CEO和总裁 。 从一个小工薪阶层到如今年薪千万的“薪酬之王” , 麦伯良的旅程堪称“传奇人生” 。
从打工仔到千万年薪,从小技术员到掌舵人,实现收入935亿
文章图片
1.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 因工作认真进入中集集团
麦伯良1959年出生于广东省四惠市一个普通家庭 。 16岁时 , 高中毕业后 , 他下乡到农村插队打工 。 18岁恢复高考后 , 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技术与装备专业 。 1982年 , 麦伯良毕业后来到深圳的一个小渔村蛇口 。
当时 , 中集集团在香港和丹麦宝龙公司共同成立了中国招商局集团 。 是中国最早的集装箱专业生产企业之一 , 也是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 。 公司成立于1980年 , 1982年正式投产 , 有一天中集集团要报价 , 需要准备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图纸 。 麦伯良被叫来帮忙 。 他对这件事非常认真 。 工作了一个星期后 , 工作完成了 。 麦伯良被中集集团丹麦总经理所吸引 , 留在了中集集团 , 他获准向英国生产技术部经理雷诺学习集装箱制造 。
从打工仔到千万年薪,从小技术员到掌舵人,实现收入935亿
文章图片
2.他带领濒临破产的公司盈利 , 28岁时出任公司副总裁
中集集团自1982年投产以来 , 业绩一直不佳 , 特别是1986年 , 国际航运业陷入低谷 , 市场低迷 , 公司内部管理出现问题 , 亏损200万美元 , 面临破产危机 。 董事会宣布停产 , 裁员200多人 。 今年 , 27岁的麦伯良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上 。 公司里的大多数人都去找别的出路了 。 然而 , 麦伯良却认为人生的机会很少 , 想了很久 , 他决定留下来 。
从打工仔到千万年薪,从小技术员到掌舵人,实现收入935亿】麦伯良与同事商量 , 可以利用厂房和设备的优势 , 暂时将业务转移到钢结构产品的加工上 。 于是 , 麦伯良试图说服离开工厂的员工另谋出路 。 最终 , 留在工厂的59名员工中 , 有相当一部分人被麦伯良说服了 。 这一年 , 作为产品技术经理 , 麦伯良带领十几名员工一起经营市场 。 经过一年的努力 , 这家工厂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 , 并首次盈利 。 中集集团盈利后的第二年 , 航运业开始缓慢复苏 。 中集集团重组为中远集团、招商局集团和宝龙海洋公司的合资企业 , 任命麦伯良为公司副总经理 。 同年底 , 中集集团宣布恢复集装箱生产 。
从打工仔到千万年薪,从小技术员到掌舵人,实现收入935亿
文章图片
3.用了10年时间 , 使公司集装箱产销居世界第一 , 让韩国退出集装箱行业
麦伯良的商业传奇始于1990年 , 当时全球60%的集装箱产自韩国 , 40%产自日本和台湾 。 中国的集装箱企业在世界上微不足道 。 麦伯良与公司中层领导探讨 , 以成本领先为战略 , 使中集集团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 。 此后 , 中集集团在订单接收、设计、采购等方面实施了成本控制 , 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注重降低成本 。 麦伯良1991年出任公司总经理后 , 还实行了以成本为中心的目标管理 , 除材料成本外 , 每个标准箱的成本降低了一半以上 。 中集集团不仅在国际市场上生存 , 而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
1993年 , 中集集团改组为股份制上市公司 。 先大规模收购国内10多家集装箱工厂 , 随后 , 将国内集装箱制造企业全部划归中集集团 , 并于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 主要股东为中远集团和招商局集团 。 中集集团的上市使中集集团具备了进军国际市场的能力 。 当时 , 韩国的冷藏集装箱都处于亏损状态 , 中集集团凭借出色的成本控制一直在盈利 。 麦伯良希望韩国退出集装箱业 , 并开始大量收购韩国破产的集装箱企业 , 抢占韩国在国际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 到1996年 , 中集集团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基本上达到集装箱品类世界第一的水平 , 集装箱产销首次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