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长:简帛书迹中的笔墨趣味例说
“古来新学问起 , 大都由于新发现” , 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所说的话 , 至今仍是至理名言 , 不仅新学问如此 , 中国书法史上的流派演绎也是如此 。
清代的碑学兴盛 , 既得力于梁巘的卓识 , 邓石如的创新 , 包世臣、康有为的理论阐释 , 更受惠于南北朝碑版的大量发现与整理 , 从而使碑学从觉醒走向成熟 , 与帖学分庭抗礼 , 成为别开生面的书法流派 。
自20世纪初在西北发现汉简以来 , 全国各地层出不穷地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简帛文献 , 这些简帛书迹 ,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战国至魏晋时期的各种笔墨精彩 。 20世纪70年代以来 , 随着简帛学的兴盛 , 大量简帛材料迅速整理出版 , 简帛书法的研创已成为书法界的热门 , 简帛书风已成为一种新的流派 , 可以断言 , 简帛书学必将作为一种堪与帖学和碑学抗行的书法流派而传之于世 。
简帛书迹的笔墨趣味遍布在数以万计的简帛文献之中 , 可以说凡简牍文本 , 其笔墨的艺术趣味是处可寻 , 这里我们且以例说的形式 , 来作一次浅显的艺术巡礼 。
文章图片
曾侯乙墓竹简
现今所知时代最早的简牍是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竹简 , 这批竹简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之中 , 共有二百四十余枚 , 简长72至75厘米不等 , 宽1厘米左右 , 每简的字数二十七个上下 , 合计字数六千余字 , 内容主要是记载葬丧仪式用的车马与兵甲的名称和数量 , 是战国时代常见的遣策文字 。
这批竹简虽然没有曾侯乙墓编钟那样庞大和引人瞩目 , 但其墨写的书迹则为中国书法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批珍贵的“墨宝” , 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觑 。
曾侯乙墓竹简的时代是战国早期(公元前443年左右) , 竹简上的文字是比较典型的战国早期的楚系文字 , 其文字的点画、构形都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和笔墨趣味 。
这批简的文字点画用笔大都方起尖收 , 头粗尾细 , 笔画有粗细变化 , 用笔节奏明快、犀利简洁 。 例如:
文章图片
三个字例中 , “戈”的斜笔方起切入 , 然后放笔直行 , 从重到轻 , 顺锋收笔 , 状如“钉头鼠尾” , 头粗尾细 , 刚健有力 。 而“金”和“莫”的点画 , 无论是左右点还是上下点 , 都是方起顿入 , 雄强遒劲 , 然后提笔收锋 , 形成一种劲爽力度的笔墨格局 。 又如:
文章图片
这三个字的横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 即都是先向右上斜耸 , 然后再向下垂收 , 形成一定的弧度 , 使笔道有一种外拓的张力 , 而其回旋的收笔 , 也是为了适应竹简有限空间的一种艺术处理 。 再如:
文章图片
这三个字中的折笔或圆转 , 如前两字中的折笔都是一笔画出 , 圆转而没有棱角;或外圆内方 , 如第三字中的折笔 , 在转折处外擫后转笔 , 从而形成外圆内方的特殊效果 。
曾侯乙墓竹简的文字点画特点明显 , 其文字结构的组合也颇具艺术性 , 可以说 , 我们现在所讲究的所谓上下照应、左右呼应等各种艺术处理的方式 , 在曾侯乙墓竹简文字中 , 都可找到例证 。 如:
文章图片
这是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 但在简文的布局中 , 书写者根本没去考虑其左右结构的平衡 , 而是通过错位 , 形成左低右高的特殊态势 , 自然而富有变化 。 又如:
- 西安王家坟村第90号唐墓清理简报
- 一笔看似简单的企业跨国并购案|英伟达收购案还未获批!软银却要捂嘴笑:到手估计多赚100亿美元
- 简直了!西方人不了解东方文化?看看80多年前这部电影
- 巴西也有“女儿国”?男性只有1%,男人每天叫苦连天,简直噩梦!
- 泰国买房其实很简单|安心做泰国房东,这些购房过户文件很重要!!
- 堪称“完美趋势系统”、最简单的日内交易策略:伦敦突破策略
- 西安南郊西晋墓发掘简报
- 日式极简家居:保持清零的能力|日式极简家居:保持清零的能力,生活会更高级
- 西安南郊山门口战国秦墓清理简报
- 关注 自家经历过才敢说!这11个装修简直就是败点|自家经历过才敢说!这11个装修简直就是败点,个个坑得你龇牙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