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代建筑大师隈研吾:我为什么要让建筑“消失”


日本当代建筑大师隈研吾:我为什么要让建筑“消失”
文章图片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擅长使用自然木材、石块、竹子等元素 , 创造出先进、美观、简洁并颇具人性化的建筑 。 他不断寻求新材料以取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材料 , 并通过新的建筑方法将室内外空间融合 , 打造出氛围清静且“不断变化”的地貌空间 。
在《隈研吾:消失的建筑》中 , 他阐述了关于“让建筑消失”这一理念的来由和意义 , 并通过40个代表作品向读者详细介绍自己的实践过程——建筑并没有真正消失 , 建筑师在创造建筑的同时也是在建筑之地创造新的地貌 。
日本当代建筑大师隈研吾:我为什么要让建筑“消失”
文章图片
《隈研吾:消失的建筑》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广西师大出版社
地貌的改造
日本的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但这也导致了巨大的泡沫 , 致使经济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陷入了停滞状态 , 几乎每一个领域都进入了黑暗时代 , 很多日本人将其称为“失落的十年” 。 在这一时期 , 即使在东京 , 人们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 作为一名建筑师 , 我多年来始终忙碌不停 ,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 , 几乎所有工作都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被迫停顿下来 。 由于终日无所事事 , 我开始周游日本各地 , 在旅途中不仅听说了各种奇闻逸事 , 还遇到了不少有趣的人 。 于是 , 这段闲暇时光在我的建筑师生涯中变得尤为重要 。
整个20世纪90年代 , 我始终专注于研究如何让建筑“消失” 。 在濑户内海的松前大岛 , 许多人要求我设计一座气势非凡的天文观测台 。 在我看来 , 他们一定觉得 , 我既然是一名建筑师 , 并且曾经于那个繁荣和泡沫时期在东京创作了众多建筑作品 , 就一定可以设计出一座令世人瞩目的天文观测台 。 然而 , 此时我对美学的感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我真心渴望建造的是一座能够完全消失在周围环境中的建筑 。
让建筑消失 ,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埋藏于地下 。 我认为 , 观测平台的功能体块 , 包括平台本身、抵近平台的台阶以及卫生间等 , 都应该覆于泥土之下 , 从而消失在环境之中 。 但是 , 当我制作模型时意识到非常重要的一点:事实上 , 整个建筑并没有真正消失 。
即使我以为建筑真的消失了 , 它们也在该地形成了全新的地貌景观 , 因此 , 与其说我所创造的是建筑 , 还不如说是地形地貌 。 重要的是 , 我逐渐意识到建筑是不可能真正消失的 。 尽管我极力使建筑隐形 , 但是它却不可避免地在该地塑造了另类的景观 。 此前 , 我从未注意到自己应该为此所承担的责任——在建筑之地创造新地貌的责任 。
这种责任的严肃性甚至超过了创造建筑的责任 。 由于一座建筑通常只能维持几十年的寿命 ,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它终将在原地消失 。 但是 , 地貌并非如此 。 尽管地貌受风雨的影响会发生各种变化 , 却会永远存在于原地 。 当你创造长期存在的地貌时 , 就必须承担与此相应的责任 。 正是经济泡沫的破裂使我意识到如此重要的事实 , 而当我认识到这一点时 , 便完全改变了创造建筑的方式 。
粒子
日本当代建筑大师隈研吾:我为什么要让建筑“消失”
文章图片
GC口腔医学博物馆
那么 , 建筑师在创造地形地貌时到底应该关注哪些因素呢?
最初 , 我的反应就是需要种植灌木等绿色植物 。 若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 我会以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泥土将建筑覆盖 , 然后在上面种植绿色植物 , 从而形成新的地貌 。
然而 , 当我看到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杰罗姆·吉布森的研究成果时 , 才发现重要的并不是绿色植物 , 而是粒子 。 在关于认知方面的重要研究中 , 吉布森重点关注了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 他的结论是 , 如果一个生命体闯入一个没有粒子的白色环境之中 , 那么这个生命体将无法感知环境或与环境建立联系 , 这将最终导致这个生命体的死亡 。
我之所以认为地貌和绿色植物是等价的 , 是因为绿色植物是由枝、叶这样的粒子构成的 。 这些粒子被人类和其他生物当作他们与环境建立关联的线索 , 为我们带来安全感 。
正如被森林和绿草覆盖的平原是由各种粒子构成的一样 , 悬崖等类似的地貌也是由诸如石头和沙子这样的粒子构成的 。 因此 , 尽管悬崖等特征相似的地貌具有极度鲜明的剖面 , 但它们仍然会和谐地融入周围的环境 , 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 在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邓迪分馆项目中 , 我曾希望创造一系列由粗糙粒子构成的悬崖峭壁 , 使建筑看上去更具苏格兰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