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今观众欣赏不了相声大师的作品,却对小鲜肉趋之若鹜?

提到令人回味无穷的相声 , 很多人理所当然地提起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等前辈大师 , 同时对当代年轻的相声演员不屑一顾;似乎相声和茅台一样 , 越陈越香 。
为什么当今观众欣赏不了相声大师的作品,却对小鲜肉趋之若鹜?
文章图片
诚然 , 相声大师之所以能够成为相声大师 , 其水平和作品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 , 绝对当之无愧;但是 , 我敢说 , 很多人一边吹捧大师的作品 , 一边听着郭德纲 , 笑得腿都合不拢了 , 这是为什么?
这是典型的厚古薄今 , 难以接受和自己同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 , 取得了足以秒杀自己的成就 , 这可能是人的劣根性之一吧 。
相声演员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实事求是地说 , 绝大部分传统相声的内容是与现代生活脱节的 , 而脱离时代背景去评价相声也显得不公平 。
举例来说 , 马三立先生的单口相声小段《逗你玩》被誉为经典 , 然而搁到今天 , 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 , 用五分钟的时间 , 听马先生娓娓道来 , 只为了那一个并不十分高明的小包袱?这个作品的作者如果不是马三立 , 换作其他任何一个人 , 可能都会被批得狗血淋头 , 难有出头之日 。
为什么当今观众欣赏不了相声大师的作品,却对小鲜肉趋之若鹜?
文章图片
再比如 , 今天的很多观众 , 对姜昆的相声嗤之以鼻 , 认为他基本功不扎实 , 不会贯口 , 不会创作 , 然而在贬低的同时 , 有多少人去深究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 姜昆为什么会成为家喻户晓的相声明星?
时代选择了姜昆 , 姜昆用他的作品影响了那个时代 。 姜昆塑造的是那个年代的小人物角色 , 有国企工人 , 机关干部 , 工厂子弟 , 现在的人缺少同样的经历 , 自然无法体会其中的幽默 。 实际上 , 姜昆是当今90后的爷爷辈 , 缺少共同语言 , 无法互相理解是正常的;就像我们理解不了老年人为什么热衷广场舞一样 , 他们同样无法理解 , 那些动漫、二次元、cosplay等等的新鲜玩意 。
有兴趣的朋友 , 可以去了解下相关历史 , 比如十年浩劫 , 然后再去听听姜昆的《如此照相》 , 就会感叹其有多么经典 。 跟60后和70后的父母聊聊他们年轻时的事 , 就会发现《虎口遐想》的包袱密集度;其中有诸如“摔向了世界先进行列”这种包袱 , 现在看来既过时又无聊 , 但是这句话在当时的曝光度 , 可能和现在的“新能源”“小鲜肉”差不多吧 , 是一个时代的典型标签 。
为什么当今观众欣赏不了相声大师的作品,却对小鲜肉趋之若鹜?
文章图片
令人回味无穷的是相声演员 , 而非相声作品
传统相声的表演者不计其数 , 但是最终被誉为经典的少之又少 , 比如苏文茂的《文章会》 , 马三立的《吃元宵》 , 马志明的《大保镖》 , 侯宝林的《夜行记》等等 , 其中的包袱大部分来自于传统作品 , 少部分是原创;之所以成为经典 , 虽然有作品本身的因素 , 但是更重要的是演员自身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
令我们回味无穷的是相声演员 , 而非作品本身 。
同理 , 论相声基本功的话 , 前辈艺术家们的功力可以吊打当今的小鲜肉 。 即便是当今最火的相声演员郭德纲 , 其基本功也难以和前辈马志明相比 。 为什么迷郭德纲的人要远远多于迷马志明的人呢?相声观众迷的是演员 , 而非基本功本身 。
当然了 , 无论时代怎么变 , 相声观众的欣赏口味也是多样化的 , 有人喜欢郭德纲的快节奏 , 同样有人喜欢马志明的不疾不徐 , 马三立的滋味等等 , 各取所需即可 。 但是 , 喜欢马三立的人就瞧不上喜欢郭德纲的人 , 也完全没必要 。
为什么当今观众欣赏不了相声大师的作品,却对小鲜肉趋之若鹜?
文章图片
我喜欢郭德纲 , 我就认为他有很多作品值得回味 , 比如《我要幸福》 , 其中的经典桥断“来一百块钱早点”“我女朋友带着她男朋友”“对着镜子点蜡烛”等等 , 都值得回味 , 想起来就能会心一笑 。
再比如《我这一辈子》中塑造的“偏见小姐”形象 , 非常有画面感 , 包袱又多又脆 , 绝对是值得回味的好作品 。 我记得周华健和郭德纲合作表演经典的包袱“牛粪有的是”时 , 根本开不了口 , 想起来就乐得不行了 , 这就是郭德纲的魅力 。
同理 , 喜欢岳云鹏的人 , 就会觉得他在相声中塑造的“啊 , 三天” , 《当行论》里的小伙计都很经典;《五环之歌》也值得回味 。 而不喜欢他的人 , 则认为这什么破歌啊 , 歌词太水 , 曲调是抄袭的 , 要多无聊有多无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