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本土化”降低成本!大众在中国会走下神坛吗?

2020年 , 大众单一品牌在华销量为285.11万 , 其2020年全球销量为532.8万辆 , 中国销量在全球销量的占比达到了53.5% , 几乎超过半壁江山 。 大众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正在与日俱增 , 这也为大众品牌在中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
过度“本土化”降低成本!大众在中国会走下神坛吗?
文章图片
在沃尔夫斯堡(指代德国大众总部)眼里 , 中国市场既是大众品牌销量的最主要承担者 , 更是其全球利润的主要来源 。 在这样的双重重压下 , 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规划和动作也正在变得扭曲 。
相反 , 大众集团旗下其他品牌的发展则相对健康一些:2020年 , 奥迪全球销量为169.3万辆 , 其中在华销量72.63万辆 , 奥迪中国销量在全球总销量的占比为42.9%;2020年 , 保时捷全球销量为27.2万辆 , 其中在华销量为8.89万辆 , 保时捷中国销量在全球总销量的占比为32% 。
对于中国市场的过分依赖 , 最终的结果则是物极必反 。 为了追求销量规模和单车利润的最大化 , 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简配行为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
在竞争激烈的存量市场 , 没有品质光环护体的大众品牌在销量上进入瓶颈期 。
此外 , 电气化转型中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尴尬现象 , 也让大众集团在新四化变革中逐渐失去主导地位 , 并加速了大众品牌从中国市场走下神坛的步伐 。
01
成也“本土化” , 败也“本土化”
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 , 大众品牌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 , 成为国内车企的领军者 。 这背后的原因 , 离不开“全价值链本土化”战略的成功实施 。
众所周知 , 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晚 , 在规模化作用下 , 国产车型往往因为品质问题而备受消费者诟病 。
通过“全价值链本土化”战略 , 大众品牌率先在中国市场建立了系统的供应商体系 , 确保了每一款大众车型都具备耐用、可靠的特性 。
过度“本土化”降低成本!大众在中国会走下神坛吗?
文章图片
时至今日 , 中国消费者对于大众品牌的喜爱 , 更多是因为对德系品质的认可 。
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成功 , 还离不开特供车型的作用 。 在紧凑级轿车销量榜单中 , 经常位列前三的朗逸、宝来 , 均属于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车型 。
在大众品牌的本土化战略中所诞生的加长轴距等设计手法 , 更是引领了中国车市发展的潮流 。
随着中国成为大众品牌最大的单一市场 , 中国市场身上所背负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 在追求销量规模最大 , 以及单车利润最大化的双重指标下 , 大众的本土化策略逐渐被扭曲变味 。
庞大的本土化全产业链 , 为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简配提供了机会 。 在国产第七代高尔夫身上 , 海外版的独立悬架被非独立后悬架所替代 。
过度“本土化”降低成本!大众在中国会走下神坛吗?
文章图片
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实现单车利润最大化的同时 , 也让多年积累的“高品质”形象骤然坍塌 。 神车的光辉形象在普通消费者心中逐渐黯淡 。
面对日益年轻化的中国车市 , 大众品牌又将如何俘获年轻人的目光?不禁让人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好 。
02
大象难转身 , 电动化变革受挫
不计代价的投入所换来的却是惨淡的销量 , 导致大众在电气化转型中锐气骤减 。
2015年9月大众“柴油门”事件爆发 , 大众为此支持高达162亿欧元的罚款 , 当年CEO文德恩被迫下台 。
为了挽回声誉 , 大众成为第一个全面进入电动化转型的传统车企 。
过度“本土化”降低成本!大众在中国会走下神坛吗?
文章图片
在2016年股东大会上 , 时任CEO的穆勒宣布了“Together-Strategy2025”和“RoadmapE”等战略规划 , 正式开启大众集团的电动化转型 。
据统计 , 时至今日 , 大众集团在电动化及数字化等领域的投资达到600亿欧元、约5000亿人民币 。
相比于不计成本的投入 , 大众在电动市场的回报力度却远不及燃油车市场 , 这种反差在被誉为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的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
据中汽协此前发布的数据 , 在今年5月份 , 上汽大众ID.4X当月销量为1008辆 , 一汽大众ID.4CROZZ当月销量更低 , 只有519辆 。 对比之下 , 特斯拉Model3在5月份的交付量为9208辆 , 是上汽大众ID.4X和一汽大众ID.4CROZZ销量之和的6倍 。
南北大众在中国市场拥有近2000家经销商 , 2020年卖出超过285万辆整车 , 如今在电动车市场却远不敌势单力薄的造车新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