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广西仫佬新家园的“深圳元素”

(中国减贫故事)广西仫佬新家园的“深圳元素”
中新社广西河池9月25日电 题:广西仫佬新家园的“深圳元素”
作者 翟李强 黄秋艳
“我们家之前住在村里的老瓦房 , 每逢下雨天 , 屋子就会漏水 , 把我的作业本都打湿了 。 从老家去往学校的道路也非常不好走 。 如今我们搬进了新房 , 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学校 , 生活和学习都很方便 。 ”12岁的仫佬族女孩罗雨珊近日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罗雨珊现在的家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仫佬家园” 。 她学前班是在罗城县龙岸镇三灵村马寨屯的老家上学 , 那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地方 , 交通通讯十分闭塞落后 。
因为贫穷 , 罗雨珊的父母后来远赴广东打工 。 她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的学习生活都是跟随父母在广东度过的 。 2017年11月 , 罗雨珊一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 , 搬进县城“仫佬家园”一套三室一厅的新套房 。 今年9月 , 她从广东回到家乡 , 转入仫佬家园内的罗城·深圳实验小学上学 , 从此终结了颠沛流离的求学之路 。
罗雨珊一家的新生活得益于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的对口帮扶 。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处石漠化片区 , 山多地少 , 是一个深度贫困县 。 2015年底 , 罗城县共有8万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 82个贫困村 。 2016年9月 , 按照粤桂东西部扶贫协作安排 , 相隔千里的深圳市福田区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结为“对子” , 探索对口扶贫协作新路 。
4年来 , 深圳市福田区在罗城实施了包括“仫佬家园”在内的一批优良项目 , 并从人才交流、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 , 帮助当地3.45万各族民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入学的安居乐业新生活 , 为这个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
作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 , 深圳市福田区实施的“仫佬家园”总用地面积443亩 , 规划建设安置住房2426套 。 在这个新家园里 , “深圳元素”处处可见 , 主干道是深圳路 , 路旁有罗城·深圳实验小学、罗城·深圳福田幼儿园、深圳福田扶贫车间·松声电子厂等 。
罗雨珊现今就读的罗城·深圳实验小学是解决“仫佬家园”易地移民安置新区民众子女教育的配套项目 , 2018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 深圳市福田区提供援助资金2590万元人民币用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 , 并给予人才支援 。
“学校打造的‘沐·新’文化 , 其中“沐”代表罗城仫佬族 , “新”是指科技和创新 , 代表深圳 。 ‘沐·新’同时也代表一种新的希望 。 我们感恩深圳援建给学校带来新的变化 。 ”罗城·深圳实验小学校长蔡讛琳说 。
扶贫必扶智 。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 , 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 , 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 据当地官方介绍 , 2016年以来 ,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充分利用粤桂教育协作扶贫 , 吸引深圳一大批优秀教师到该县结对帮扶学校开展支教 , 同时县里还选派多批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深圳名校跟班学习 。
罗雨珊的妈妈唐力现在在罗城电商扶贫产业园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工作 , 这也是“仫佬家园”配套建设内容之一 。 这些配套项目保障了“唐力们”搬得出、留得住、能脱贫 。
走进“仫佬家园”松声电子厂生产车间 , 一根根耳机线正在有条不紊地生产 。 这是粤桂协作引进的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 , 2018年12月被认定为扶贫车间 , 目前安置有100多人就业 ,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5人 。 扶贫车间生产部副主任蒋东霞告诉采访人员 , 这里生产的数据线和耳机线产品远销澳大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