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光明乳业能迎来光明吗?

今年上半年 , 在头部乳企业绩普遍增长的情况下 , 光明乳业却给出了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 。
近日 , 光明乳业发布了它2021年半年报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2.64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17.36%;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 , 同比下滑16.8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64.40万元 , 同比减少110.43% 。
今年上半年|光明乳业能迎来光明吗?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增收不增利
竟与A2奶粉有关?
增收不增利 , 毛利率续跌 , 这不禁让人感叹 , 光明乳业到底何时才能再迎光明?不过 , 对于光明乳业在营收增长的条件下 , 净利润却出现下滑这一现象 , 纳食注意到 , 这与光明乳业在新西兰投资的新莱特业务的亏损不无关系 。
据光明对外披露数据 , 其国内业务保持稳步增长 , 在上半年同比上升23.35% , 国内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37.39% 。 海外业务落脚点在新西兰新莱特 , 新西兰新莱特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21亿元 , 当期亏损0.76亿元 。
今年上半年|光明乳业能迎来光明吗?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光明在半年报中解释 , 新西兰新莱特面临暂时性的外部挑战 , 包括: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推动下原奶价格的大幅上涨 , 新西兰海运运力不足造成的出货量减少 , 国际海运成本大幅上调 , 以及关键客户跨境销售渠道受到疫情影响等 。
新莱特主要从事工业奶粉、婴儿奶粉生产和销售 , 主要代工品牌为澳洲的A2奶粉 , 也就是光明乳业提到的“关键客户” 。
对此 , 乳业分析师认为 , 疫情后 , A2牛奶公司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在跨境电商销售也受影响而萎缩 , 进而影响到了新莱特 。
当鲜奶不鲜
光明的前途还能光明吗?
其实一路走来 , 光明乳业也可以说是一路波折 , 诞生于1950年的“光明”品牌 , 从奶粉扩展到液态奶 , 接着到建立九个乳业品厂 , 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终于在1996年成立 。 在光明最火的时候 , 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装一个“光明乳业”的牛奶箱 。 2002年 , 光明成功上市的时候 , 全年营收达到了50.2亿 , 光明也成功在奶业市场站稳了脚跟 。
今年上半年|光明乳业能迎来光明吗?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命运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 , 成功上市的光明 , 没有迎来它的好日子 , 反而等来了“禁鲜令” 。 所谓“禁鲜令” , 是指2004年8月颁布的《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规定:凡是经过热加工的食品 , 就不能称“鲜” 。
这也就意味着以光明为代表的城市型乳业再也不能在包装上标识“鲜奶”字样 。 要知道 , 光明乳业主打的鲜牛奶就是采用的72~75摄氏度之间的低温加热杀菌的巴氏杀菌法 , “鲜奶”这一标识也是巴氏奶最重要的卖点 。
值得一提的是 , 巴氏奶的保质期很短 , 一般不超过七天 , 并且最好是低温冷藏 , 可是 , 当保质期更长且能够常温保存的高温灭菌牛奶开始被引入之后 , 市场上常温奶的风头越来越大 。 失去优势的光明乳业也渐渐被竞争对手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
光明只是败在了一个“鲜”字上吗?
“体制 , 是光明无法超越的桎梏” , 这是不少业内人的共识 。
诚然 , 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 在激励机制缺位的情况下 , 会严重影响经营岗位员工的积极性 , 甚至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危害公司的行为产生 。
今年上半年|光明乳业能迎来光明吗?】在光明乳业灵魂掌门人王佳芬退任后 , 接任其岗位的郭本恒最终也因为贪污腐败下台 , 已足够说明体制的负面性严重危害了光明乳业的成长 , 这与民众对中国自有品牌超越外国品牌的梦想愈发渐行渐远 。
有光明曾经的经销商也回忆称:“光明的问题主要在管理层身上 , 傲慢 , 傲娇!”当时 , 在担任光明乳业总经理的十几年里 , 体制问题一直是王佳芬的心病 。 经营者不掌权 , 一切问题大股东拍板 , 直接导致光明无法在奶源等布局上寸土必争 。
曾有专业人士表示 , 光明乳业本来具有很多先发优势 , 但眼看着竞争对手做大做强 , 自己的业务却不断萎缩 , 高管团队“难辞其咎”!
今年上半年|光明乳业能迎来光明吗?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 , 据业内人士认为 , 光明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单品的缺失" , 近些年 , 光明乳业让消费者记住的大单品似乎只有常温酸奶莫斯利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