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动物考古的科技“武器”( 二 )


人类对野生动物食物的供给和饲喂 , 是野生动物得以驯化的先决条件之一 。 主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食物的野生动物 , 一经驯化 , 即使是在驯化初期 , 其食物至少有一部分也将依赖于人工饲喂的农产品或人类的食物遗留 。 这样 , 它们的食谱必将受人类影响而发生变化 , 与野生动物食谱存在明显差异 。 因此 , 通过对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 , 揭示动物群间的食性差异 , 了解人类的饲喂活动对动物食物的影响 , 可以作为鉴别驯化初期家畜与野生动物的一个有效方法 。
作为一种探索 , 将食物结构分析方法用于家畜与野生动物的鉴别 , 对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史前若干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 , 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 , 可以揭示人类活动对动物食物结构的影响 , 进而揭示家畜与野生动物在食物结构上的差异 。 这种方法为鉴别驯化初期家畜与野生动物 , 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4.文化驯化往往发生在家畜形态和DNA改变之前
一般认为 , 野生动物的驯化包括生物驯化和文化驯化两个部分 。
在生物驯化过程中 , 人类有意识地控制和选择一小部分野生动物的繁殖与发育 , 使其处于人类的生物控制之下 , 逐渐与野生种分离并产生较大的形态和DNA分子差异 , 从而驯化成为家畜 。 动物形态和DNA分子序列的改变 , 非一朝一夕之功 , 常常需要千年甚至数千年之久 。
而文化驯化则是人类通过对动物栖息环境和食物的控制 , 使其处于人类的文化控制之下 , 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 使之与人类社会发生紧密联系 。 显然 , 探讨文化驯化是否发生 , 即辨别野生动物是否已处于人类的文化控制之下 , 是了解家畜起源的关键 。
在文化驯化发生阶段 , 家畜与其野生祖本往往没有产生较大的形态和DNA分子差异 。 直到生物驯化阶段 , 二者的相关差异才逐步产生 。 因此 , 较大的形态和DNA分子差异出现的时间 , 远远晚于人类有意识地控制和饲喂家畜的时间 。 驯化初期 , 家畜可能被人类捕获、拘禁、控制甚至圈养 , 其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会受到人类的控制 。 因此 , 重建和还原相应动物的食物结构和栖息环境 , 观察其是否受到人类的干预 , 可望为家畜的驯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需要说明的是 , 仅靠一种标准作为鉴别的依据 , 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或误差 , 多种方法的结合才是鉴别的可靠途径 。 因此 , 多维视角下多重证据才是判断家畜与野生动物鉴别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