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集资200万,“顶风作案”的韩圈应援


一小时集资200万,“顶风作案”的韩圈应援
文章图片
文|毒眸 , 作者|龙承菲 , 编辑|张友发
9月9日 , #中方回应清朗行动针对韩国说#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
起因是韩国媒体在报道中表示担忧 , 称中国政府启动"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会使中韩文化交流受到影响 , 甚至认为中方相关举措有针对韩国的部分 。 对此 , 中国驻韩大使馆公开回应 , 表示中方有关行动针对的全部都是有悖公序良俗、有违法律法规的言行 , 不会影响同任何国家的正常交流 。
韩媒担忧的来源 , 或许是中国清朗行动的封号行为 。 9月1日 , 韩国男团防弹少年团成员朴智旻的中国粉丝团 , 在其账号发布了朴智旻粉丝为了给爱豆过生日、集资定制专属飞机涂装的效果图 , 后被媒体报道 , "中国粉丝为韩团成员集资定制飞机应援"登上热搜 。
一小时集资200万,“顶风作案”的韩圈应援
文章图片
根据媒体的报道 , 朴智旻粉丝从今年4月就开设了集资链接 , 仅用1小时集资金额就超过了230万元 。
如此庞大的集资数额引发舆论哗然 。 此前国内韩圈粉丝大量集资为大众所知 , 多是用于购买专辑 , 但集资买专辑总归是消费行为 , 也会有实体专辑到手 , 集资应援纯粹是为了给偶像过生日 , 则有大量网友认为这样的阵仗过于夸张 。 事实上 , 对于韩国爱豆粉丝这一群体来说 , 这样的应援模式从上世纪末开始由来已久 。
其中衍生出的 , 可以是文化 , 也可以是生意 。
一小时集资200万,“顶风作案”的韩圈应援】应援文化:舶来和改进
追本溯源来看 , "应援"在亚洲的起源并非韩国 , 而是偶像工业的源头日本 。
所谓"应援" , 指的是粉丝支持偶像的行为 , 与球赛观众统一队服、举旗呐喊的意义具有相似性 。 上世纪70年代 , 日本歌手西城秀树在演出中首度加入了与观众互动的机制——因为粉丝尖叫声过大 , 他认为粉丝这样无法好好听歌 , 于是在歌曲中特意加入了重复的旋律 , 引导台下观众喊出人名"HIDEKI!" , 即今天的人名打call 。
到了80年代 , 规模化的粉丝组织形成 , 发光应援棒也开始出现 。 当时的日本尚且处于不良文化的热潮之中 , 粉丝组织也受其影响 , 被称作偶像的亲卫队 。
之后 , 日本的偶像应援行为逐步向宅文化靠近 , 但不良文化的退潮和宫崎勤连环幼女诱拐杀人事件的出现 , "御宅族"群体在大众层面的口碑急剧下滑 , 应援行为也渐趋小众化 。
缺乏宅文化浸染和娱乐业逐渐繁荣的韩国 , 应援文化逐渐走向更大众的明星圈层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 水晶男孩和H.O.T的粉丝为了和其他爱豆粉丝区别开来 , 提出了各自的代表色、会服等等 , 韩剧《请回答1997》就还原了H.O.T粉丝们身穿白色长袍的粉丝应援场景 。
一小时集资200万,“顶风作案”的韩圈应援
文章图片
最为典型的仍然是线下演出现场的应援 。 韩国经纪公司会在官网开设周边板块 , 出售官方制作的应援棒、毛巾等 , 粉丝也会自制手幅 , 在演出现场根据官方的应援歌词 , 对台上的偶像进行回应 , 应援词响亮整齐、应援棒汇聚的灯海面积大等 , 代表了粉丝群体庞大、偶像号召力强 。
线下的应援 , 有一种目的是展示给非粉丝的"路人" 。 比如地铁大屏、巴士应援 , 让偶像的照片登上广阔的人流聚集地 , 这也是粉丝财力的一种体现 。 比较夸张的做法中 , 粉丝还会自行设计包含偶像照片的图案 , 来涂装巴士外层、地铁车厢内壁 。
朴智旻粉丝团此次被点名的应援就属于这种类型 。 甚至还有粉丝团会联系相关机构 , 组织无人机表演来庆祝偶像的生日、出道日等特殊日子 。
还有一种应援 , 是直接送给偶像以及参与节目录制的工作人员的 。 艺人进组、录制节目的时候 , 粉丝会送花篮到现场 , 还会在和经纪公司沟通完备的情况下 , 制作包装精美的食物礼盒送给艺人和工作人员 , 或者直接送带有艺人图案、立牌的餐车或咖啡车 。
韩国艺人之间 , 也会用这种方式表达支持 。 去年5月 , 曾一同拍摄过《鬼怪》的李栋旭和孔刘 , 就为女主角金高银送了餐车应援 。
一小时集资200万,“顶风作案”的韩圈应援
文章图片
最为隆重的艺人应援 , 是每年生日的粉丝团应援 。 粉丝团、站子会提前准备偶像的生日礼物 , 在生日时寄到经纪公司 。 生日礼物清单往往被奢侈品填满 , 包含衣服饰品、限量版的手办玩具和数十万的HermesKelly 。 生日应援昂贵且种类繁多被视为一种有品位、体面的行为 , 也能彰显粉丝对偶像的爱意深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