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全球已现“免疫洼地” 破解疫苗可及性难题需国际努力

疫苗产能、可及性、可负担性等问题仍待解 。
在新冠疫情依旧蔓延的今天 , 不少公卫专家认为疫苗是结束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最具有希望的公共卫生手段之一 。 在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多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 , 新冠疫苗的研发速度刷新了历史纪录 。 然而随之而来的疫苗产能、可及性、可负担性等问题仍待解决 。
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实现全民健康—新冠疫苗的研发、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分论坛上 , 公卫专家、国际机构和企业代表就中国疫苗的研发、疫苗可及性和公平性等进行讨论 。
精华|全球已现“免疫洼地” 破解疫苗可及性难题需国际努力
文章图片
中国新冠疫苗处于第一方阵
据统计 , 截至目前 , 中国已有20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 其中 , 4款疫苗获批国内附条件上市 , 3款疫苗获批国内紧急使用 , 8款疫苗在国外获批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 3款疫苗在西方发达国家获批开展一期临床试验 , 1款mRNA疫苗获得国外三期临床的伦理批复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 , “在疫苗的研发数量方面 , 我国处在世界的第一方阵 。 此外 , 我国基本实现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各条技术路线临床试验的全覆盖 。 ”
郑忠伟认为 , 中国疫苗处在全球第一方阵主要有三个原因决定 。 “第一 , 我们不心存侥幸 , 疫情之初 , 我们中国没有心存侥幸 。 第二 , 我们不计较得失 。 当时在开展疫苗研发的时候 , 真的没有计较得失 。 第三 , 我们不只顾自己 。 ”
此外 , 中国疫苗在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 。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 , 在疫苗使用方面 , 截至4月30日 , 我国新冠疫苗累计接种达到2.65亿剂次 , 不良反应的报告发生率是十万分之十一点八六 , 其中一般反应占83% , 异常反应占17% 。
这是什么概念呢?郑忠伟解释称 , 按照中国疾控中心这次对新冠疫苗使用的不良反应监测 , 与2019年我国各类疫苗的使用情况对比看 , 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平均报告的水平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研发专班专家 , 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顾问邵一鸣表示 , 中国的新冠疫苗之所以做得好是源于疫苗行业多年的积累 。 “我国的化学药、生物药以仿制药为主 , 原研药的拳头产品较少 。 而疫苗不同 , 我国的疫苗几乎每个都是自己原创的 。 ”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认为 , 中国疫苗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可以用四个字总结 , 即“敢、早、快、拼” , “敢”是敢闯敢试敢干 , “早”是早布局、早启动、早投入 , “快”是快研发、快生产、快使用 , “拼”就是拼时间、拼速度、拼命 。
不过 , 中国疫苗行业仍有不足之处 。 郑忠伟指出 , 中国疫苗企业在开展国际临床的水平方面仍有差距 。 在一些新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存在不足的地方 。
他强调 , “我们要为走到第一方阵充满中国自信 。 但是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 我们还有一份中国冷静 。 我们现在还不能乐观 , 下一步还面临很多问题 , 包括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的问题 。 ”
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上海代表处中国国家代表、商业与业务开发负责人袁瑗认为 , 这次新冠带来的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 就是中国企业开始积累海外临床的经验 。 “海外临床有很多挑战 , 比如文化不一样 , 当地临床实践不一样、对新冠病例的诊断标准也略有差别 。 ”
精华|全球已现“免疫洼地” 破解疫苗可及性难题需国际努力
文章图片
疫苗是消除“免疫洼地”的重要工具
近期 , 随着全球各国疫苗接种速度不一样 , 各国疫情的发展也逐步分化 , “免疫洼地”正慢慢出现 。
邵一鸣表示 , 面对任何一个病毒 , 一定要有相当一部分人接种疫苗 , 这样将促使病毒在传播一代之后就能碰到免疫屏障 。 “假如做不到这一点 , 那么前期所有努力都是无用功 。 如果只有发达国家、收入中等的国家建立免疫屏障 , 那么也无济于事 , 必须全球建立 。 哪个地方有免疫洼地 , 病毒就往哪里跑 。 ”
邵一鸣强调 , “只有尽快在全球建立起免疫屏障 , 才有可能抗疫成功 。 否则的话 , 在全球不断地传播 , 永远国门打不开 。 ”
因此 , 邵一鸣呼吁 , 除了年纪太大、正处于疾病期、有禁忌症的老百姓之外 , 其他能打的老百姓一定要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