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观老庄堂美景,探邹法灵公传说

乘车来到老庄堂,
探讨紫鹊传说忙。
邹法灵公有法术,
一幅神卦立路旁。
——题记——
2021年5月10日中午,阳光明媚,一扫近日阴雨绵绵的忧虑,秧苗需要温度,心情需要换季。紫鹊大道,刚好开来从新化至上团的班车。我提着袋子,推开车门:“师傅,去老庄堂可以吗?”“可以,到时,会告诉您下车。”
刚坐下,来往水车赶集的乡亲们招呼声一片,有的询问互通连接线的开工,有的请教中考子女们的选择……不得不一一解释,说明原因。
中巴向紫鹊界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林立,远处高耸入云的丫髻寨隐约可见,碧绿的山野梯田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梯田|观老庄堂美景,探邹法灵公传说
文章插图
走进五月,已是夏天,满山葱绿是紫鹊界尤为胜美的外衣。山腰间飘逸着云雾和炊烟,像是九天之外落地的仙雾。层层叠叠的梯田,错落有致,阡陌纵横。山腰间坐落着几户农家。他们日月守护着这片梯田的海洋。从初春播种、育苗、一直精心呵护着,以至于每一点绿色拼接成了泱泱绿海。
梯田|观老庄堂美景,探邹法灵公传说
文章插图
无非是这件华丽而光洁的外衣,回馈了辛勤耕作的农人。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可能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也正映照了古老文化传承的品质,传承了远至苗瑶开垦梯田时的不辞劳苦的精神。如今摆在面前的是壮美的画卷,更是紫鹊界人心中一直信仰的精神图腾。
农人手中的锄头,早就被世人美化为雕刻自然的神器。雕刻出享誉万里的梯田王国,让人叹为观止。
梯田|观老庄堂美景,探邹法灵公传说
文章插图
梯田|观老庄堂美景,探邹法灵公传说
慕名而来的游客,不计其数。多少人驻留此地,留恋忘返。白昼听不厌滔滔绿海与连绵起伏的山脉窃窃私语,夜晚,享不尽觥筹交错欢歌笑语的畅快。
当晨阳掀开稍显沉重的暮色,当你侧耳倾听着梦幻和现实的呼吸时,葱绿的秧苗轻轻地弯下了腰向你问好。不管你会不会懒懒地回应,它依然谦恭地保持着那样的姿势,因为它们正茁壮成长,因为晶莹剔透的露珠还未被采走。
夏季本该是炎热不堪,但一片绿海,让你无论处在一天的什么时候,都感觉沁凉。这是紫鹊界献给辛勤的农人们另一份礼物。
梯田|观老庄堂美景,探邹法灵公传说
文章插图
在通往紫鹊界演艺中心下面的老庄堂的岔路囗,司机刹车,售票员态度和蔼:“老师,下车,往右走。”
梯田|观老庄堂美景,探邹法灵公传说
文章插图
紫鹊界老庄堂的美景被无数人倾倒,民间传说邹法灵公的故事在新隆两县特别是水车地区家喻户晓。
坐在紫鹊界邹法灵公墓地下的观景台休息,点开优酷视频,老庄堂农业生产合作社负责人罗崇铁制作的风景片引人入胜。
梯田|观老庄堂美景,探邹法灵公传说
文章插图
驱赶疲劳,走近邹法灵公坟墓,用相机留下它的风貌。这里是紫鹊界梯田景区石丰村贡米岭上,一座又圆又大的坟墓,伫立在苍天下,蓝天碧草互相交映,人去碑在思念万千。与墓并排的还有紫鹊界风景区树立的明示牌和纪念邹法灵公的石庙,石庙实为一塔,塔为清代造型,塔身中心有开孔, 庙上铭刻:“同治十年谨将新修邹法灵公庙宇,下刻“求则得之”,两侧刻“法术至天”、“灵念无方”,是当地百姓对他的敬仰。
梯田|观老庄堂美景,探邹法灵公传说
文章插图
石塔的另一端刻有捐献人名和钱数,年数虽久,但字迹依然可见。
梯田|观老庄堂美景,探邹法灵公传说
文章插图
有资料显示邹法灵公是一位学师教的师公,那此塔应归为道士塔。道士塔在湖南地域较为少见。
据旁边的木牌记载:邹法灵公是生于万历丙子年(1576年)的巫师,法力高深莫测,头颅被王兵砍下3次后,重新长好,砍下来还能吹牛角。
梯田|观老庄堂美景,探邹法灵公传说
文章插图
邹法灵公原名邹廷株,据传在当地邹姓族谱中还能找到名字。生于万历丙子年(1576年)十月初五日辰时, 少年在四川学巫术,学成回新化时经过贵州投宿一户农家,农家以没柴火烤拒绝他。他保证不用柴火,于是就用自己的双脚放入灶堂中烧火煮饭炒菜。主人第二天发现自家的桌球的脚都被他烧了,连忙拦住他吵了起来。邹法灵公说,你回去吧,桌椅不会坏的。主人回去一看,桌椅果真完好如初。于是在当地皆称赞他功夫了得。